昌樂縣經濟開發區石家莊村東有一條進村路,原本是平整的水泥混凝土路,然而近年來損壞嚴重,路面上滿是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坑深30多釐米。「每逢下雨天,大坑裡就會積滿水,根本看不出深淺,有很多人在這裡摔倒了,晚上光線差,經常有騎車人摔跤。」6月11日,市民郭女士向本報反映此事。
路面坑窪不平
探訪
大坑直徑近五米
11日,記者來到該村村東的進村路上,看到這條路非常寬敞,足有七八米寬,是一條水泥混凝土道路。然而,在這條路東端路中間位置,有一個非常大的坑,直徑近5米,深30多釐米,此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碎成塊狀,露出了路基。
「現在是白天,過往行人可以看清路況,到了晚上,不熟悉路況的人很難避開這個大坑,開車或騎車經過此處,會非常危險。」在現場,郭女士對記者說。
記者往西走去,發現這條路上坑連坑,有的深,有的淺,過往車輛只能走「S」形,駕駛員怨聲載道。每當有車輛駛過後,路面上塵土飛揚。
記者注意到,這條200多米長的道路都是這樣的場景。
反映
連人帶車摔進坑
郭女士對記者說,她在附近一家工廠上班,前幾天她夜間騎電動車經過此處時,連人帶車摔到了大坑內,多虧她騎車速度慢,受傷並不重。「多虧我年輕,如果老人摔倒,傷到筋骨就麻煩了。」郭女士說。
該村幾位村民表示,這條道路出現嚴重破損已經三四年了,每逢下雨天路面就會大量積水,村民們有的會從路邊謹慎通過,有的會繞路通行,給他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不經常走這條路的車輛、行人極易「中招」,晚上過往的車輛、行人經過此處,很難看清路上的大坑,如果車速很快的話,極可能會發生意外事故,下雨天就更麻煩了,有些坑足有30釐米深,車輛一旦陷進去,就會趴窩。
「下雨時路上到處是水坑,我們每次雨後外出,鞋都會被泡溼。」村民們無奈地說。
相關部門
已申請進行維修
「這段路真該修修了,這條路不僅是村民們進村的道路,而且附近還有很多企業,也是很多人上下班的必經之路。」村民們表示,村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下雨天和夜間老人們根本不敢從此處走,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採取措施進行維修。
隨後,記者將這一問題反映給了昌樂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知道該路段難行的問題,並且已向相關部門申請進行維修,至於什麼時間進行維修,他們目前不敢確定,會再向相關負責人匯報此事。
記者 劉曉梅
凡轉載濰坊晚報原創作品,須經本報書面授權,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本報法律顧問山東求是和信律師所宮惠玲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