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器樂電視大賽中,出現了一位特殊的選手。她指法純熟、技藝精湛,卻一直需要工作人員的陪伴。她叫王雅祺,是一位先天性失明者。
賽場上的小雅祺琴音穩定、指法精妙,整個人都散發著氣定神閒的感覺。只有在鏡頭拍到她失焦的雙眼時,人們才會發現,這位表演投入的選手根本看不見。比賽期間每次上臺,工作人員都會陪著幫她找到舞臺上的位置和表演方向。
2006年,王雅祺出生在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出生一個月後,父母發現小雅祺不會注視物體,醫生診斷為「由於大腦皮層先天發育不良造成的雙眼全盲」。小雅祺的爸爸媽媽一邊帶著她四處求醫治療,一邊悉心呵護她成長。
爸爸媽媽一直非常注意樹立小雅祺的自信。媽媽常說:「我們雅祺沒有什麼和別人不一樣的。」在父母的陪伴下,小雅祺成長為一個陽光開朗的小姑娘。同時,小雅祺對於音樂特殊的敏感也漸漸凸顯。6歲時,為了給小雅祺更好的教育,媽媽帶著她來到北京,小雅祺也開始了琵琶的學習之路。
小雅祺學習琵琶的頭一個困難就是指法。學習指法時,小雅祺需要老師手把手帶她感受。到她自己練習時,因為無法掌握琴弦位置,她的手指經常重重地磕在琵琶面板上,或者因為判斷失誤,一下就劃斷了琴弦。
因為常常「誤傷」琵琶,雅祺媽媽已經成了半個修琴師傅。現在這把琵琶她用了四五年,已經換了三次琵琶品,還修過一次琴頭,平均每天要斷2根弦。後來媽媽乾脆批發購買琴弦。
比賽時,琵琶面板上明顯發白的劃痕,也是小雅祺刻苦練習的記錄。學琴7年來,雅祺的手指無數次受傷,媽媽和老師看了都十分心痛,但是雅祺自己卻毫不在意。
盲人學習琵琶有很多困難,比如艱澀難懂的樂理知識,別人一眼看過,小雅祺卻需要用雙手一起,一個字一個字地「觸摸」過去。
因為經常雙手觸摸,書的四周很快就「卷邊」了。小雅祺請媽媽幫忙,在書的四周仔仔細細的貼了一圈塑料膠布,以防損壞。
小雅祺熱愛音樂,她說:「音樂是我們共同的語言,音樂更能讓我了解多彩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她喜歡琵琶,尤其喜歡彈琵琶時的心境,有時甚至感覺到,琵琶成了她的「眼睛」,弦歌聲聲,帶她去往未知的時空探索漫遊。
小雅祺說,失明並不是什麼致命傷。人生廣遠,只要有著豐富的內心,就能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中國器樂電視大賽中,王雅祺以絲毫不弱於其他選手的琵琶技藝衝入決賽,在這個舞臺上,她也「看」到了人生中又一個美麗的風景。
來源:CCTV音樂(ID:cctv15music2013)
監製:劉洪 張立紅
編輯:董靜雪
校對:梁甜甜 張玲琳
加油小雅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