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第二十屆中國建博會(廣州),留給我們許多記憶,各種新品發布層出不窮,極簡、輕奢、簡約風格成為主流風格,走過每一個展位,都能看到不同款式但是風格類似的全屋定製產品,不但是觀眾看花了眼,就連業內人士,也很難在其之間分出勝負。全屋定製看似形勢一片大好,實則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值得深思。
(圖自網絡)
全屋定製毫無疑問是現代裝修的主流風向,這是消費市場主導下的必然結果,所有人都看到這塊巨大的蛋糕,躍躍欲試想分得一塊,也不管手上拿著的是勺子還是筷子,甚至是空手上陣,吃相未免難看。
幾百家企業走過來,木門企業升級全屋定製是自身條件許可,甚至做地板的、做牆面的、做貼膜的、做封邊條的都開始轉型做全屋定製,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前提下匆忙轉型,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顧慮。
(圖自網絡)
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推動了全屋定製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全屋定製貼上了固定的標籤。極簡、輕奢、簡約等屬性是他們對家裝共同的需求特徵,大面積留白讓空間充滿想像力,低調的色彩隱藏內心的真實,金屬和玻璃等材質的運用彰顯出與眾不同的品味,像極了年輕人的處世哲學。
乍一看,所有的全屋定製產品都很符合自己的需求,當回來與家人商量該買哪款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自己居然記不住他們的品牌,因為長的實在是太像了。試想一下,當自己精挑細選的家居產品居然到處都是,「全屋定製「成為了「全屋相似「,這種感覺實在是難以接受。
從外部來說,各種跨界打劫就是實實在在的競爭,而產品同質化則是每個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想要佔領高地,免不了一場腥風血雨的爭奪,難道真的只能這樣嗎?
有人提出,面對如此大的市場和惡劣的競爭環境,企業應該沉下心來,思考自己擅長的領域並且專注下去,在擁擠的海灘上,放棄自己的小船,踏上自己最擅長的崗位,全屋定製這艘巨輪才能在市場的藍海中走的更遠,我們才能看到更美好的風景,這個人就是肯達木業的總經理楊曉龍。
肯達木門在智能製造領域已經耕耘了10年,一直專注於此的肯達木業,致力於解決木門油漆耗時長而影響交貨期的問題,從一開始的30天縮短為20天,12天,8天,到最後僅需三天就能製造出一扇品質優良的油漆門,創造了業內的神話。楊曉龍說:「肯達要做千億市場的ODM,用科技推動木門行業的快速前進。「
的確,家居行業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註定會改變行業格局,走樓梯不一定比擠電梯要慢,如何選擇答案或許就在你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