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電影《徒手攀巖》的熱映,讓許多年輕人內心對極限運動蠢蠢欲動。上遊新聞記者發現,在重慶悄悄興起了滑翔傘運動,並且近來越來越受市民歡迎。
起源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的滑翔傘運動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交流,備受崇尚自然者的喜愛,它讓人們自由翱翔於天空,享受著「脫離地球引力」的快意與美妙。
滑翔傘先要從地面訓練開始,體驗者需要將傘始終控制在自己頭部的正上方,而不是被傘帶走。兩到三天的地面訓練後,在矮小的坡地試飛幾十次,然後就可以上天「與鷹共舞」了。對於重慶熱愛極限運動的市民來說,巴南天坪山接近400米的落差,是絕妙的體驗之地。
滑翔傘愛好者「右手」介紹起「飛行」的奧秘:滑翔傘本身無任何動力,它之所以能夠飛行,因為傘衣充滿空氣後顯出特殊的形狀,在空中飛行過程中會產生速度和升力,而且它的速度和升力遠遠大過它的阻力,飛行員可以結合大氣中種種特性來控制飛行,實現「與鷹共舞」。
「右手」正在進行滑翔傘的地面訓練。
每次飛行前都要檢查裝備。
滑翔傘的訓練內容。
「飛機」正在整理滑翔傘。
「右手」和「飛雞」都是重慶極海極限運動俱樂部的資深極限運動愛好者。就右手而言,他已經「飛」了6年,可以被稱為重慶最早的一批滑翔傘愛好者,目前是重慶為數不多的雙證國際飛行員教練。而飛雞,原本從事地產行業的他,自從2016年接觸到了滑翔傘,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圖為「飛機」將傘包收起。
「飛機」駕駛滑翔傘在天空飛行。
準備起飛。
機緣巧合下飛雞和右手相識,兩人一拍即合,飛雞更是毅然決然地辭職、把極限運動當成了自己的全職工作。「重慶的滑翔傘運動乃至整個極限運動,都還處於一個相對起步的階段,我想讓重慶市民了解這項運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上遊新聞記者 劉力 楊辛玥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