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病人情況危急,胎兒的頭已經掉在外面兩個小時了!」 10月21日凌晨3點多, 隨著救護車鳴笛聲的傳來,榆林市星元醫院婦產科突然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從榆陽區金雞灘鎮衛生院送來一名產婦的情況十分緊急。
10月21日凌晨,對於星元醫院婦產科的醫護人員來說是一個不眠之夜。「當時我們二線的大夫在值班,發現病人送來以後情況比較危險,就通知了我趕到醫院。」星元醫院婦產科主任高秋霞說,當自己趕到現場的時候,嬰兒頭已經突出在了陰道口,初步判斷嬰兒已基本沒有生命體徵。產科醫生進分娩中心查看發現,此孕婦已經剖宮產兩次,這次是第三次妊娠。「最讓人擔心的是,患者從來沒有在我們醫院就診檢查過,而且也沒有任何的產前檢查。」高秋霞說,患者既往病史不明又突然死胎臨產,這讓手術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經過婦產科醫生初步診斷,該孕婦是「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後大出血」應啟動危重孕產婦救治應急預案。在值班院領導的指揮下,高秋霞和婦產科醫生羅樹玲以最快速度趕到產房參與搶救。「當時孕婦來的時候還和我們產科的護士說了幾句話,之後就沒了意識。」高秋霞說,產科醫生、護士到場後以最快的速度抽血、配血,建立有效的三路靜脈通路。在血製品沒到位的情況下,首先保證了患者的有效循環量,搶救措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為了搶救產婦生命,高秋霞當即決定進手術室切除子宮,儘快止血。然而沿原切口進腹時,發現了棘手的問題:「前兩次剖宮造成患者盆腹腔內子宮下段與膀胱的緻密粘連,手術刀划過的地方都是硬邦邦的。」高秋霞說,「因為已經剖宮產兩次了,她的腹內已經找不到正常的解剖結構了,粘連嚴重,在手術過程中,出血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患者已經休克。」時間不等人,手術臺上的患者已經出現了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徵象。膽大心細的高秋霞逐層分離粘連,快速逐步斷離韌帶,並在泌尿外科醫生上臺協助下完成了手術。婦產科手術後,醫院值班領導火速組織八大科室緊急會診,各科室主任專家,為患者制定一系列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案。早已等候在ICU的王建華主任醫師團隊立即進行下一輪的維持生命的搶救。「當時婦產科在手術的時候就給我們通知過了,病人的情況很危險。」王建華說,病人昏迷以後沒有排尿,所以導致了腎功能衰竭,而且血小板非常的低。「之前的血小板只有1萬左右,正常人都是在30萬左右,七天以後患者的血小板就逐漸增加了。」王建華稱,當時病人失血過多輸了20多個單位的活細胞,相當於5000—6000毫升的血,相當於把全身的血重新換了一遍。經過前期搶救治療,在第四天的時候病人情況已經逐漸轉好,在第七天的時候病人的意識已經逐漸恢復。「這樣的病人能搶救過來真的很不錯,醫院在前後期的處理上銜接也非常到位。」王建華說,病人的腹腔裡還有一部分積血,二次手術還有一定的風險。在經過十多天的觀察後,家屬將病人轉到了唐都醫院進行治療。來源:二三裡(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