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至3月28日,大魚公益全體社工又開始了一年兩次的助學款發放,這次邀請了六位志願者(綿師大一的兩位同學、重慶的兩位志願者、綿陽的一位資助人兒子、成都的一位資助人加志願者),共同參與2018年春季助學款發放。共計發放426位助學生,305650元助學款。
3月23日,大魚公益一名社工、羌魂一名社工及三名志願者共同發放小壩小學這一條線路的助學款,其中包括片口義校、小壩中學、桃龍小學、開坪小學共計67位助學生,米蘇爾基金會的三位成員也參與了發放過程。
來自德國米蘇爾的康老師並不是第一次到北川山裡,但卻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可愛的孩子,當然更興奮的是孩子們,求一張合影、留一個籤名,這一刻孩子們竟然少了以往的害羞。
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是,這次我們是將北川縣內所有學校集中成五個點發放,(除北川中學、安昌中學、七一職中到校發放)。
限於地理及時間因素,北川關內家長參與大魚公益活動的機會相對較少,在今年春季助學款發放,項目組開始做一些調整,將一條線路上的受助家庭集中到一個點,在發放助學款的同時開展活動。
肢體語言表達愛
志願者邀請家長給孩子們捶捶背、揉揉肩,沒想到家長們比孩子們還要害羞一些,於是社工鼓勵家長們「我們對孩子的愛要勇敢的表達出來,家長們要給孩子們做好榜樣」,現場出現一片沙沙的聲音,有的家長用力很輕有的家長閉上眼睛享受這難得的一刻。
反過來,讓孩子給家長捶背,揉一揉肩膀時,有的媽媽笑了,有的娃兒缺紅了眼睛,「爸爸的白髮越來越多了,希望爸爸在操勞之餘能多休息一下,好好的愛惜身體」,小新和大家分享時說道。
當問起孩子是否要在家做家務,幫助父母做一些事的時候,李媽媽堅定的說:我家孩子在家還是很聽話的,累的時候會主動幫著我幹一些活,改變還是挺大的。
是呀,你們的改變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平時我們開展活動除了能增進孩子和家長的感情交流,更家長同孩子一起改變
活動的主要意義是因為感情是交流堆積而成的,家長很多時間都把精力用在生活上,與孩子互動的時間很少,也希望能增進孩子和家長的感情交流,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不必長大我就成了你
自從大魚的種子計劃開展之後,我們會時常告訴孩子們「等你們長大了就可以加入到種子計劃,和曾經服務過我們的志願者哥哥姐姐一樣了」,但,是否一定要等到孩子們長到足夠大大才可以呢?
既然孩子們有心想要去做一些事情,我們何不就此推動和鼓勵他們及家長從現在就開始呢。經過多次調研,大魚公益從2018年開始全面推行家長義工,受資助的孩子及家長需每年參加義工服務活動,無論是學校還是社區,不管是養老院還是媽媽農場或者是那山成長營等地,都是大家施展的好空間,力所能及去奉獻自己的愛心幫助更多的人。
這個社會的更美好,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了一點點,這些人裡有你有我還有我們曾經服務的他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