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晚起,法新社等西方媒體報導稱,世界衛生組織於本周一「承認」在評估疫情時對全球爆發的風險上「出了錯」,表示該風險應該是「高」,而不是「適中」。
不過,耿直哥核實後發現,這個錯誤似乎並不是世界衛生組織在故意隱瞞疫情的嚴重性,而更像是因為「粗心」.
在上圖這篇來自法新社的報導截圖中,這家西方媒體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在本周一承認他們在1月23日、24日和25日發布的武漢疫情情況報告中出了錯,具體出錯的部分是對於疫情在中國、地區和全球的風險評估上,把全球的風險錯寫成了「適中」,而不是「高」。
這一情況也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擔心世界衛生組織是不是在故意「壓低」疫情的危險性,甚至「瞞報」疫情。
對此,耿直哥核實後發現,在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武漢疫情情況報告中,該組織確實在一處「註腳」處承認他們在23日、24日和25日的報告中,將疫情在全球的風險錯寫成了「適中」,而不是「高」。而這份26日的報告在風險評估中,也將全球風險改回了「高」。
不過,我們進一步核實後認為,從現有證據來看,這一錯誤並不像是世界衛生組織在刻意隱瞞疫情的嚴重性,而更像是因為工作人員在撰寫報告時的「粗心」。
這是因為,在1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發表的關於武漢疫情的聲明中,他當時就已經明確表示疫情在全球的風險是「高」,中國和地區的風險則分別是「很高」和「高」。
但尷尬的是,在世界衛生組織1月23日、24日和25日的疫情情況報告中,工作人員卻將疫情在全球的風險寫成了「適中」,而不是譚德塞在23日的講話中已經認定的「高」。
好在,世界衛生組織終於在1月26日發現並糾正了這個問題。所以從26日起,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中這才如實反映了總幹事譚德塞在23日的講話中對疫情在全球的風險評估。
不過,儘管從證據上來看,世界衛生組織在其23-25日疫情報告中的錯誤更像是「粗心」,這種錯誤出現在這麼一個國際權威衛生組織的官方報告中,也是很不應該的,不僅會對世界衛生組織的公信力帶來損害,更可能會給公眾造成誤導。
因此,我們也呼籲世界衛生組織在報告關於武漢的疫情時,應務必做到嚴謹。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