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遼寧瀋陽北部戰區總醫院燒傷整形科接收了不少患者,其中一位李大爺今年65歲,春節期間進了醫院,原因只是泡腳起了水泡,而就是這小小水泡,卻差點讓他截肢。
總感覺泡腳水不夠熱,李大爺泡著泡著,腳上就起了水泡,之後足部感染,到達醫院時,腳上的水泡的痂皮已經達到三度燒傷的程度。由於李大爺有著7年的糖尿病史,來到醫院時,空腹血糖已經達到了22,非常危險。
經過救治,李大爺的腳保住了,而同病房的夏大爺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大年初七,患有20多年高血糖的夏大爺也因為泡腳起水泡進了醫院,而因為病情過重,小腳趾進行了截肢。
其實夏先生和李先生都屬於糖尿病足病患者,春節過後,這種糖尿病足病患者數量增加,很多都是因為過年期間吃喝沒有控制,導致血糖上升,之後又有泡腳的習慣,就產生了這種現象。醫師表示,因為糖尿病足末梢循環差,神經感覺差,超過37℃之後的水溫,他不能感覺到,長時間泡腳就容易形成燙傷。
除了高溫泡腳引起水泡之外,修剪指甲引起的甲溝炎、走路時間長或者是鞋不合適造成的磨傷、足部乾燥造成的皸裂、處理不當的雞眼都容易引發糖尿病足,造成感染。所以,專家也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一定要保護好足部,如果出現紅腫等現象,及時來醫院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