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大年初六,嵊州市的最低氣溫顯示為0℃,天氣非常寒冷。
早上9點多,正好趕去家訪的嵊州市逸夫小學張旗老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條呼救信息:「緊急!廊橋附近有人跳江了!」
學生家正好就在事發地點附近,熱心公益的他,聽聞這個消息,二話不說,馬上趕往救援現場。他發現江邊的廊橋上,一名女子從這裡跳了下去。
情況危急,憑藉自己的救援經驗,他在民警與醫療人員趕來的同時,果斷脫掉外衣,不畏嚴寒,套上另一個救生圈下水,盡力快速遊到已緩慢下沉的落水者邊,一把攥住並給她套上救生圈慢慢拉向岸邊。
在救援隊員和岸上人員的協助下,成功將落水女子拉上了岸,並由醫護人員送往醫院搶救,目前落水者已脫離危險。
剛上岸瑟瑟發抖的張旗笑著說:「人生第一次冬泳就這樣實現了,原來沒有想像中那麼冷那麼可怕。」
路過的市民豎起了大拇指給他點讚,匆匆趕來的學生家長忙帶他回家喝熱水,洗熱水澡換衣服。
張旗老師英勇的事跡,讓每個逸夫人感到驕傲!
熟悉張老師的家長與同事都知道,張老師其實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嵊州紅十字救援隊秘書長,早已是大家心中的「救援」專業戶,是同事朋友們最敬重的「旗哥」。
曾經為尋找走失的老人輾轉奔波,為打撈落水者幾天幾夜沒合眼。矗立在嵊州各江湖河道邊的救生裝置,就是他和救援隊員們四處奔波,籌款安裝的。為了練就救援本領,他還利用課餘時間經常開展應急救援培訓。
暑假裡,張旗老師還常常為孩子們志願開展暑期安全教育現場培訓,從心肺復甦到正確的溺水營救,無一不耐心指導。
「救,是為了不救。防患於未然,是我們開展應急救援技能培訓的一個宗旨。」張老師總是這樣對大家說。
有準備的人,面對危機才能從容應對。張老師,用行動向我們證明了這一切!
不僅如此,熱心的張老師在去年疫情期間,為協助學校做好開學準備工作,組織嵊州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在市疾控中心的指導下,到剡山、城南、逸夫、愛德、實驗小學等5所學校開展公益消殺活動,為校園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毒工作。
張老師,就是這樣一個熱心人。家人們雖也很擔心他的安危,但一如既往,默默支持他的志願工作。
「我是光,我在哪裡,光就在哪裡;我是愛,我在哪裡,愛就在哪裡!」逸夫這片土地,從建校開始,就種下了「慈善」的基因。從風雪夜默默守護窨井蓋的張海東老師,到如今張旗老師這一次的見義勇為,又一次讓我們感動——在我們一起工作的同事中,原來藏著這麼多閃亮的靈魂。
這些閃閃發光的逸夫人,讓我們溫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