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勝選,打了美國幾乎所有主流媒體的耳光。即使在日前見紐約時報團隊時,川普仍然罵他們是騙子。其實,主流媒體不但在總統大選結果上敗走麥城,就是預測川普當選後的經濟走勢、落實競選承諾等一系列事情上,都看走了眼。一句話,他們除了痛批川普之外,對川普的觀察和研究,都是不及格。
美國股市顯然比主流媒體聰明,除了投票日當天亞洲股市的暴跌以及選後第二日北美市場的微跌之外,美國股市在這兩周中一路凱歌屢創新高,讓選前大罵川普的巴菲特等金融大鱷大賺特賺,甚至有人預測美國要迎來戰後最長時間的股市繁榮。此外,川普在落實大選承諾上也出現了大轉彎,不再追究希拉蕊的「郵件門醜聞」,不再堅持對恐怖主義嫌犯動用酷刑,不再對巴黎氣候協議一筆封殺,主流媒體描述的「末日景象」非但沒有出現,即將下臺的歐巴馬總統竟然稱讚川普越來越像「總統先生」。
川普為何在重大政治承諾上「跳票」,這由三方面因素決定。
第一是選後全國大勢。川普並沒有贏得普選票,如果此時對希拉蕊動手,無疑給自己引火燒身,帶來國家更大的動蕩;同樣,他如果堅持個人在大選中的承諾,就找不到團隊來幫助他執政。
第二是共和黨牽制。川普勝選固然有個人魅力,但主要還是靠共和黨基本盤,如果他獨立參選,絕無勝選可能。同樣,掌握參眾兩院的共和黨建制派,隨時可以設陷阱來彈劾他,所以他要向共和黨建制派低頭,無論在主要政策和團隊人員挑選上,還需回到共和黨的框架之中,川普的權力還得關進共和黨的「籠子」裡。
第三是川普的私家算盤。許多人都觀察到川普在候任期間就出現了觸及利益衝突紅線和任人唯親的封建傾向,所以強烈批評他會利用總統權力擴展自己的商業王國。但是,他們沒有仔細體會川普所說的話:跟總統大業相比,自己的企業是太小的事情。川普在贏得總統大位的第一天起,就在思考如何建立川普「政治王國」的計劃。他看到美國有甘迺迪「王朝」,有布希「王朝」,有差一點形成的柯林頓「王朝」,那為何不能有川普「政治王朝」?從家族的潛力來看,他一點都不輸給前面幾個總統。
因此,川普在權力交接準備的第一天起,就已經在規劃四年後讓女兒伊萬卡接手參選總統的「大計劃」,所以,他要讓太太帶兒子拜倫留在紐約兩年,而讓伊萬卡承擔起「第一夫人」的職責,讓她跟班學習如何當總統。為此,川普「舉賢不避親」,讓伊萬卡丈夫、也是自己的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插手以巴和談的大事情,讓兒子小唐納插手與俄羅斯合作的敘利亞事物,讓伊萬卡與各國領袖建立緊密私人關係。同時,他與共和黨建制派進行政治大和解,把他在黨內的政敵和共和黨大佬們拉進執政團隊,以便四年後讓他們為伊萬卡出馬競選總統背書。
川普的如意算盤如果打響,那伊萬卡極有可能在四年後代父出徵,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川普要做到這些,就必須拿出令人信服的「政績」來說服美國人民和共和黨。川普的這個暗中算盤,決定了他必須改變競選承諾,做到穩定執政,並做出較大成績。
好在川普不會對自己「出爾反爾」太在意,因為他在選舉中就承認「政治是骯髒的事情」,其中當然包括「說一套,做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