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7日(周一),Lake Shore Drive Bridge橋下燃起大火。大火大約在10:45開始,起火處在橋東北端的柱子上。
據消防官員稱,起火時建築工人正試圖把堆積物的蓋子取下來,這樣他們就可以更換裡面的木料。但是蓋子卡住了,所以他們試圖用焊接火焰來除去螺栓。
然而,由於堆積物裡的木材經過一種叫做雜酚油的化學物質處理過,火一起,完全無法控制火勢。
為了撲滅火焰,緊急反應人員不僅開來了消防車,就連消防船也來了。但火仍然很難被撲滅。
直到中午之前,還是可以看到橋上冒出濃煙。而大火引起的煙霧,一直是消防員處理的重點問題。
煙霧裡存在有毒化學物質,但由於含量過少,又在室外,不會對公眾造成任何問題,但會影響在大火中工作的消防員。
由於大火,Lake Shore Drive Bridge周邊不僅封道,連橋也封了,禁止車輛人行通行。應急人員和消防人員花了幾個小時,在芝加哥河上、岸上,使用各種方法,試圖撲滅大火解決交通延誤問題。
同時,海岸警衛隊也告知河行的遊船暫時轉移並遠離事發地點。消防員試圖打入內部,以撲滅最後一塊大火。
消防處說,沒有施工人員或消防人員在火災中受傷,橋梁也沒有受損。 為消防員們和應急人員們點讚!
小e想說,其實芝加哥真的是一個害怕著火的城市。生活在這裡,你每時每刻都可以聽到大街上有消防車路過。芝加哥的Fire Department Station加起來一共有98個左右(其中一個是 Fireboat Station )。
這些都要從1871年芝加哥大火說起。
當年芝加哥大火燒了幾天幾夜,近300人被奪去性命,約100,000人無家可歸,毀壞了約9平方公裡範圍的芝加哥市區。
這起火災是美國19世紀最大的災難之一,其重建也促使芝加哥迅速發展,使其成為美國經濟上的最重要的都市之一。
小e在想,還好芝加哥昨天沒有颳大風,不然火勢應該會更難控制……哎~畢竟風城可不是白叫的!
然而,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嗎?芝加哥一開始被叫」風城」並不是因為風大。
十九世紀末,芝加哥和紐約正在競爭1893年哥倫比亞世博會的舉辦權。當時芝加哥還處於大火過後的重建中,而紐約早就已經是世界聞名的大都市。
當芝加哥提出他們更有財力、也更有能力舉辦世博會時,紐約的各大報紙評論開始稱呼芝加哥為「Windy City」,其實是想說「吹牛之城」。
但是,芝加哥後來不但成功爭取到舉辦權,而且還在這次的世博之後成為頗具影響力的國際大城市。後來人們因為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不再叫芝加哥「吹牛之城」,根據天氣狀況而順理成章地把「Windy City」直譯為「風城」。
最後,溫馨提示10月9日是美國定為全國防火安全日!如果大家上課的時候,教學樓的緊急鈴聲響了,那可能是學校正在做消防演習,只要聽從指揮,跟著大部隊下樓就好啦!
還有,芝加哥真的開始降溫了,大家注意保暖哦,畢竟——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 歡迎關注EHOMIE微信公眾號 |
官網:www.ehomie.cn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e鄉e家北美好室友
| 合作請聯絡 |
郵件: qiuzi@ehomie.com
微信:ehomiechi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