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順利,現在在院的患者可以在元宵節前出院,與家人團圓。」昨天是大年初五,依舊忙碌的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馮燦醫生對記者說。誰都不想在春節裡住院,但總有些病突如其來。
2月11日除夕這一天,忙碌了一年的馮燦正與妻兒歡聚迎新。晚上8點50分,手機突然響起。「馮醫生,有一個心梗患者!」「馬上來!」馮燦是當天的備班醫生,住在醫院附近的他,套上外套就往外衝。
除夕這天,恰是馮燦的生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深夜走出手術室,農曆牛年即將到來。34歲的馮燦說,作為醫生,救人是天職,定當拼盡全力救治每一條生命。當日手術成功、患者獲救,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和新年禮物。
「謝謝你們,新年給了我新生!」
時間回撥到除夕:嶽陽醫院胸痛中心收治了一名胸痛患者,66歲的王女士胸悶、胸痛伴冷汗,結合體格檢查、心電圖、POCT檢查等結果,醫生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醫生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決定立即進行急診介入手術。嶽陽醫院胸痛中心一鍵式激活介入中心導管室。患者被送至導管室進行急診冠脈造影。造影顯示,右冠狀動脈中段狹窄90%伴大塊血栓,如不及時救治,將面臨大面積心肌壞死,後果不堪設想。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心內科樊民主任和馮燦醫生立即對患者進行冠脈支架植入術,迅速打開閉塞血管,恢復右冠狀動脈血液供應,挽救了瀕臨壞死的心肌,保住了性命!術後,患者轉入心臟監護室病房繼續治療。
「謝謝你們,新年給了我新生!」2月12日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剛經歷除夕夜生死時刻的王阿姨激動地拉住查房醫生的手。
「心梗的救治必須爭分奪秒,從王阿姨入院救治、明確診斷到決定手術僅15分鐘,從入院到開通血管僅約60分鐘,這些都為成功搶救及後續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馮燦很自豪。
在滬在崗隨叫隨到,白衣天使屢屢與時間賽跑
這其實不是除夕這天馮燦趕回醫院救治的唯一患者。這天備班的他,上午就被醫院緊急呼回一次,也是救治一名急性心梗患者,也是一番與時間賽跑、化險為夷的搶救。
「春節假期,當大部分人進入休假模式,我們更需打起精神,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人的心臟。」馮燦說。
大年初四是馮燦值班,他又收治了多名急診心衰患者,他們當下正在病房住院。「近期天氣還是比較冷,又遇上春節裡人們會喝點酒,心情容易激動,有點基礎疾病的人尤其是老人容易出現心衰、冠心病發作等。」馮燦說,心內科一大特點就是「速度」,因此醫生大都住在醫院附近,不論風雨,隨叫隨到。今年更特別的是,外地醫生沒一個回老家過年的,所有人都在滬、在崗,原地過年。
馮燦也是就地過年的「原年人」,他老家在河南,父母、姥爺姥姥、爺爺奶奶都在老家,去年春節因疫情暴發,他早早退了車票,留滬戰「疫」,今年則響應倡議繼續選擇守「滬」。「我看新聞報導說,我們國家有1億人左右響應倡議就地過年,這是大家一起在為國家控制疫情作貢獻,我是醫生、是黨員,不論何種身份,都為自己能通過這種方式貢獻一分戰『疫』的力量而感到榮幸。」馮燦說。
作者:唐聞佳
微信編輯:李伶
圖片由院方提供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