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池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在華池農村過年那可不一般。
首先,華池農村人一般家裡都餵黑豬,因此,過年殺豬是重頭戲,遠親近鄰叫上幫忙,豬肉一般是留一些吃,剩下的賣掉,當然來幫忙的親戚六人也不能空著手回去,多少走的時候給帶點肉。
華池人過年還有一個重頭戲就是炸油貨,這是個全家行動,一般是媽媽奶奶搓麻花、擀油餅,小孩就翻果果、捏糖角角,爸爸和爺爺就負責燒火和往出撈了。
還沒下油鍋的果果
香酥可口的糖角角,餡兒是黑糖、枸杞、葡萄乾、紅棗、花生碾碎,當然還有神器饃饃渣。
華池自古有習俗,正月十五之前不蒸饅頭,所以過年之前要蒸很多饅頭,大多是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蒸。
饃饃頂上的紅點一是為了美觀,二象徵日子紅紅火火。
年前掃塵或掃屋,具體日子不一,但一般大年三十早上都要清掃,之後貼對聯、掛燈籠。
年三十那天,大概4、5點的時候開始準備年夜飯,雞鴨魚肉越豐盛越好,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餃子。
在慶陽華池農村,過年的時候多兄弟幾個一起過年,老人在的去老人那裡,老人歿了就去老大家,過年守歲一大家子二十幾口人都是有的,很熱鬧。
三十晚上打麻將,人多就老人一桌、父親叔叔一桌、媽媽們一桌,當然小孩也聚一桌。人少,三代一起支一桌。
請灶王爺,大年三十晚上給灶王爺獻些吃的,上柱香。
過年有種吃食叫「菜底子」,記憶中十分好吃,其實就是燴菜之類的,但慶陽各縣風俗稍有不同,肯定有寶寶沒聽過。
拉魂面,慶陽有些地方初一早上或人七(正月初七)會吃拉魂面,當然,也有吃餃子的(↓面擀的不錯吧)。
啊哦,差點忘了壓歲錢,壓歲錢又叫壓魂錢,父母爺奶的壓魂錢一般年三十就給我們了,親戚的一般去拜年就給。(這裡問一句,媽,你給我存了十幾年的壓魂錢呢?)
三十晚上守夜你守完過嗎,跨年的時候要在院門口放炮,初一早上也要放炮。
拜年,那時候拜年成群結隊,村裡轉下來得大半天。
好懷念那時候正月十五耍社火,家家戶戶都去看社火,堪稱萬人空巷。人擠人,踩高蹺的關公給小孩過個關2塊錢,划船美女,扮醜的媒婆,舞龍舞獅的小夥兒,當然還有扭秧歌的大爺大媽們。
說起來,你們耍過社火嗎,聽說正月初就開始排練,一天給30塊錢,是這樣吧?那時候耍社火的妝容,圈弟記得最清的就是兩個紅臉蛋了,哈哈,想想都有點想哭,過去的那些熱鬧回不來了,越走越遠。
正月十五還是零嘴的天堂,有了壓歲錢的小孩只想買買買,根本停不下來!
正月二十三燎杆你知道多少,院門口堆上火堆,燎一燎,去除舊年的晦氣,預祝新的一年全家身體健康、無病無災,財運滾滾,福運滿滿。
社會發展,許多過年的講究也不講究了,年味兒不重了。但過年就圖個團團圓圓,記得多陪陪父母,見見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