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Con 2014大會上,新的Fedora Linux項目領導人Matthew Miller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Fedora和其它Linux系統項目負責人都意識到,它們漸漸輸給了GitHub。當然,面對當前種種新形式,Fedora也採取措施來積極應對,如實施Fedora.next計劃。
Matthew Miller表示,Fedora項目的發展頂峰出現在2005~2006年間,之後Fedora開始走下坡路。LinuxCon之前還有展臺展示Linux發行版本,比如Fedora、Gentoo、openSUSE等,但今年沒有,這並全是因為資金缺乏。這幾年來,人們也對作業系統展臺的興趣越來越少,雙方也缺少相應的交流與協調,這對社區建設與成長無益。
他給大家看了一份Google搜索走勢圖(如下),從2004年到2014年,曾經流行的Linux系統如Debian、Fedora、Gentoo等搜索次數逐年穩定下降。即使Ubuntu也「不幸中招」。
但這和GitHub有何關聯?Matthew Miller解釋說,兩者之間並非直接的因果關係,Linux的核心用戶多為開源軟體開發者,因為GitHub的出現,開源軟體與Linux發行版從前的那種共生關係被打破。
之前,在Linux上安裝一個軟體,需要自己從官網或者類似SourceForge上的站點下載動手安裝,存在形式多種多樣。一個好的Linux系統會來處理大家面臨的這種問題,在倉庫提供優秀的開源軟體,方便用戶安裝。那時候,能夠出現在優秀Linux版本裡,成為開源軟體足夠優秀與成功的標誌。
GitHub的出現則改變了這種「共生關係」。GitHub不僅可用來託管源碼,還提供源碼包下載和其他功能,開發者越來越願意使用Github來發布自己的項目。Github的倉庫已有1500萬多個,Fedora軟體包則有18000個,雖然倉庫已經很豐富,但是無法包含全部的開源項目。
Matthew Miller也提到說,當前公有雲的興起,也弱化了作業系統的角色——使用Linux還是其它系統已不是關鍵制約因素,Apple當前也從Linux世界撈了一大批用戶。雲作業系統CoreOS則很精簡,僅提供了核心應用,相比傳統的Linux發行版就略顯一點「叛逆」。
顯然,包括Fedora在內的Linux系統無法忽視當前這種趨勢,適時地採取措施予以應對。例如,Fedora啟動了 Fedora.next計劃,對現有發行模式給予改進:將單一的軟體倉庫分為四個環 (Ring),不同的環採取不同的打包策略,另外組建多個工作組 (Working Group),打造多個產品,不同組可以有不同的發布策略——讓更多人參與到Fedora項目當中來。 我們無法知道如Fedora採取的新計劃是否能夠拯救傳統的Linux系統,還是說傳統Linux最終會被CoreOS這樣的新型Linux系統取代,都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GitHub 的詳細介紹:請點這裡
GitHub 的下載地址:請點這裡
如何在 GitHub 建立組織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8/88197.htm
GitHub Linux下使用方法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6/86417.htm
Windows下Eclipse搭建GitHub開發環境圖文教程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6/85372.htm
R語言 3.0.1 源碼已經提交到 GitHub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5/84425.htm
從GitHub將Maven項目導入Eclipse4.2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4/83082.htm
分享實用的GitHub 使用教程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4/100556.htm
來源: CSDN CODE
原文: http://www.theregister.co.uk/2014/08/25/are_linux_distros_boring/?page=1
譯文: http://code.csdn.net/news/2821400
本文永久更新連結地址: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9/106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