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love&peace」的《中國有嘻哈》,到今年堅持丟毛巾的《這就是街舞》,再到即將到來的「電音大戰」,街頭文化仿佛一夜爆紅,捎帶聯名潮牌們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集體蹭了下熱度。很多人都在疑惑:這代的年輕人,怎麼就被街頭文化「俘獲」了芳心呢?
來來來,聽聽年輕人怎麼說!
@一凡:街舞愛好者
"
喜歡街頭文化主要還是因為街舞吧,更有爆發力,更自由,束縛更少。我只有一米七,但是跳街舞的時候感覺自己有一米九。
"
@Suu:外企員工
"
沒什麼具體原因,我從小就喜歡NBA、歐美文化、RAP之類的,我覺得玩這些的男生很酷,很有少年感。
"
@葉子:公務員
"
我的工作規矩比較多,但是聽RAP時候有一種奔湧釋放的情感在裡面。
"
由此看來,年輕人喜歡街頭文化,綜藝並不是主因,只不過恰好滿足了他們的精神需求。
這一代的年輕人,有了比上一輩更好的經濟條件,在物質需求得到基本滿足的條件下,他們需要的是來自精神層面的認同。而當成長過程中被學校、家長、社會等束縛起來的情感,在街頭文化中迫不及待地釋放出來,所需的尊重、灑脫、自由得到充分滿足時,「街頭文化」就成了這些年輕群體的標籤。這讓他們找到了心理與個性的歸屬,也借著這種「身份認證」對外界宣告他們的態度:「我要尊重」、「我要放鬆」、「我要____」…他們將更real的情緒大聲「說」出,讓全世界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我」。
對年輕人來說,真 「我」需要儀式感的認證,需要高調宣言。因此,大量街頭元素迅速聚集到了年輕人身邊,衣服、飾品、包包…又或者,一瓶凸顯態度的飲料。
它喝起來夠刺激,沉悶時一口就能喚醒年輕活力,釋放內心真實情緒;口味夠新潮,無論是蘋果奇異果味、冰冽金桔風味還是混合莓果風味,它的搭配總是超出所想;就連外觀也很街頭,魔性的塗鴉風瓶身設計,一瓶在手,你就是街頭最耀眼的hommie。【唷!茶】,可口可樂中國五月上市,沒人比它更懂你想要什麼。
「飛一下,別拘著!」來吧!不要被動的抗壓,拒絕過分的理性;我的節奏我來定義,即興愉悅,即刻任性。
今日互動
#說一次你被自己蠢哭的經歷,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