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上的,小編不知道給你們說這個真的好麼?
布吉島會不會嚇到你們,畢竟屏幕前還有一部分是祖國未來的花朵。
但是即使是這樣小編忍不住也要說!
膽小的寶貝兒們要捂好自己的小心臟了!
(1)
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的好東西就是會走路的桌子!
不明所以的吃瓜群眾就要說了,桌子怎麼可能會動?
小編你又是來水字數的吧!
但是今天這個桌子真的會動!
小編沒騙你們,說正經的他還有自己的名字呢!他叫Walking Table!
多洋氣的名,還是英文,小編出生的時候咋沒有個洋氣的英文名!
話不多說,直接開始介紹他的家史!
(2)
他的創始人是一個荷蘭人,名字叫Wouter Scheublin!
這個Wouter Scheublin可不簡單,雖然他是一個外國人,
可是他對中國的文化還是比較精通的。
不然也不能造出這個會走路的桌子呀!
Wouter Scheublin畢業於設計學院,因為從小
就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所以長大後讀了設計學院。
畢業之後,就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平常的興趣愛好就是研究這些個機械理論啥的。
咱們都覺得那些東西很枯燥,可是偏偏Wouter Scheublin就覺得他很有趣。
這個人也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天天閒的沒事的時候就鼓搗鼓搗這個,順便戳戳那個。
Wouter Scheublin的發明不光只有這個會走路的桌子,還有會走路的書架,
看起來像積木拼起來的櫥子,還有他的椅子,
在2017年的米蘭設計展上也亮了相!
但是很多人都get不到這個會走路的桌子是怎麼回事,桌子是真的長了腿麼?
再怎麼吹牛逼,也不可能讓桌子真的長出腿啊!
(3)
其實就是Wouter Scheublin在偶然間,接觸到了一個俄羅斯數學家的啟發。
這個俄羅斯的數學家有一個大數據的定論。
根據這個大數據的定論當依據,於是Wouter Scheublin就想啊!
這個桌子能不能像人一樣動起來呢!
想著想著他就先動手了!
既然桌子需要會走路,那麼他的用料肯定是要考究的,
總不能隨隨便便的木棍就能當了他腿吧!
所以木材方面就要用好材料,材料搞定了還有結構。
這個會走路的桌子雖然說聽上去比較牛逼,
但是依靠的是純技術,沒有那些生活中沒見過的黑科技。
他的原理是曲柄搖杆結構,
簡單點說就是桌子的腿分布在兩邊,
當你推著他的時候都是把力氣給腿的一邊。
當一邊腿有勁一邊腿沒勁兒的時候,
有勁的那兩條腿就會推著沒勁兒的兩條腿走。
(4)
但是這種結構也有一個弊端,就是不能靈活的轉彎,
桌子並不是能四面八方的拐。
所以就成了現在的這樣,
桌子像八爪螃蟹一樣橫著跑……
這個桌子看著推起來挺輕巧的,可是其實他重量有一百六十多斤。
桌子是咱們日常生活中絕對都能用到的東西,
所以依照著市場的需要自然就分成了好壞。
質量不好的桌子用的木材不好,
所以木材一般相對較輕,
然而好的桌子呢木材就厚重(又厚又重)
就咱們舉例子的這個一百六十多斤的桌子,
你就想想要是平常想挪個地方得多費勁啊!
首先你就得找一大幫子人,
啟動人海戰術把他抬起來,想想都覺得累的慌!
有腦洞的孩子說了,為什麼非得大費周章的發明一個腿出來,
費了那麼大的勁兒,最後效果還不好,
靈活性又不高,就不能在底下安上輪子嘛!
輪子多好啊!
靈活度高,推著往哪走都行!
但是孩子你咋不想想,這又不是推著桌子上戰場,
輪子靈活性那麼高有什麼用啊!
你吃飯的時候要是隨手往桌子上一靠,桌子往前呼呼的就跑了……
跑的比你跑的還快!
(5)
最主要的是,很多發明本身就是贏在創意上面好嗎!
況且就實用性來講還是人家的這個腿好,
推起來不費勁,用起來的時候也不費勁!
你要是想為這個創意拍手叫好的話也先留著。
因為咱們國家可是在遙遠的三國就有了類似的發明。
那個時候諸葛孔明老先生為了運輸糧食發明了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功能看起來就像是小車車,木牛是木牛,流馬是流馬。
兩個物件運用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機械運動模擬生物運動。
但是目的不一樣,前者是為了方便,後者是為了運輸需要。
所以,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供求。
正如——你們有需要,小編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