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的一個星期,我失眠了。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用了所有偏方秘招依然瞪大眼睛看穿天花板。
兩點鐘,肚子咕咕叫起來。索性翻下床扭開燈,走進廚房泡了一碗麵。倒好料包,注入滾燙的熱水,打入一隻雞蛋,上面扣一隻盤子。
泡好的面是很彈的,有些發硬的。再打開冰箱,開一瓶玻璃樽果汁,大口喝,很冰。
傻貓已經睡著了,家裡很安靜,筷子發出的動靜都顯得有些突兀。玻璃樽磕在桌子上的聲響,吸溜麵條的聲音,大口喝湯喉嚨發出的咕咚聲,是屬於深夜的狂歡。
想起高中時很多個深夜都是這樣度過的,花五分鐘泡好一碗麵,再用五分鐘從面到湯全部吃光喝光,有時候甚至為了一碗泡麵故意找個藉口拖拉到很晚。
一直都只吃那一種味道的泡麵,到高中畢業時終於吃到反胃。兩年之後再一次吃同一款,即便之後找到了更好吃的杯麵,但在那個瞬間,會覺得它很美味。
大概食物不僅僅是吃到肚子中提供營養和能量的一種物質,同樣作為一種記憶載體存在著。年輕女孩記得玫瑰馥鬱的芬芳,也忘不掉路過的那家烤雞店的香氣。小時候吃的叉燒排骨,就著海邊吃的鐵板魷魚,窩在家裡一起分享的一壺蜂蜜柚子茶…
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同樣,做飯也開心。給家人做一餐飯,看他們開心,我也很開心。一個暑假列了很多個list,唯一做下來的就是每天晚上烹飪晚餐了。
做飯是一件很靜心的事,切菜炒菜的過程中忘記瑣碎的日常,忘記不開心,就只關注於手下的食材和味道。
心情不好的話,我就下廚做些好吃的,吃著自己做的飯會覺得「哇其實我也沒有那麼差嘛,至少做飯好吃」,很有自我成就感。
分組列好了假期菜單,希望可以與你們一起分享一小塊我的生活❤️
剛好趁著國慶假期,給家人做一餐飯吧,他們真的會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