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決勝在眼前、忠孝只能兩難全,為完使命奔前線、老母壽誕難膝前,遙祝老母身體好、惟願笑口常常開」。
「今天是老媽的生日,由於公事在身,身不由己,不能親自給老媽祝壽。只能遙祝老人家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願老媽天天快樂,笑口常開。」母親85歲生日當天,王文華還在村裡走訪,沒能回家為母親過生日,只能飽含歉意地在家人微信群裡發了一條祝福信息。不曾想這卻是王文華最後一次給母親的生日祝福……
試問人間有多少人能活到八十多歲,又有多少個一個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一個52歲的扶貧幹部,如果不是使命號召,又怎麼會缺席老母親的生日,這樣的生日又還有幾個?當財政局同事第一時間將王文華同志不幸逝世的消息告訴老人家時,老人家泣不成聲,只說了一名話:「他是黨的幹部」。
「永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同事們眼中的王文華,是一個講政治、顧大局的典範。就連兒子結婚,王文華也因工作而將籌備擔子壓給了妻子,自己則僅在婚禮當天才回家招呼親朋好友,滿含深情地在婚禮上對兒子和兒媳提出了三點希望:孝敬父母,感恩親朋,回饋社會。第二天,他又一頭扎進了工作中。
「患難與共,幸福一生,我們30年結婚紀念日就要到了,但還是不能回來陪你慶祝,等脫貧攻堅結束了,我就帶著你週遊世界,補償你這麼多年來對家、對我、對孩子的艱辛付出。」這是他與妻子最後一次通話時的承諾,說到這裡,他妻子已泣不成聲.
都說「自古忠孝難兩全」。王文華一心扎在脫貧攻堅一線,長時間吃住在村,無暇顧及家人。走村入戶與群眾交心談心的背後,是陪伴家人的缺失。為了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王文華舍小家顧大家,不分晝夜,與脫貧攻堅戰場上的隊友一同走村串戶、補齊短板、準備各種資料,勤勤懇懇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