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屬於親脂病毒,為什麼要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

2021-12-10 SIFIC感染視界

作者:王超/趙靜

責編:吳懷英

愛滋病、B肝病原體汙染的環境物品使用什麼消毒劑?消毒劑濃度是多少?經常有來自臨床的諮詢和聲音。

為給臨床一個規範的答覆,為了固化這種血源性傳染病的清潔消毒標準,感染控制科的老師們查規範、找文獻。


《臨床微生物學手冊(第11版)》:HIV、HBV、HCV均屬於對消毒劑較敏感的親脂病毒。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2012版:低效消毒劑能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親脂病毒,換句話說殺滅親脂病毒僅需要達到低水平消毒。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5.2.2「經血傳播病原體(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愛滋病病毒等)汙染的物品,應採用高水平消毒或滅菌」

《醫院醫用織物清洗消毒技術規範》WS/T508-2016:對已明確被氣性壞疽、經血傳播病原體、突發不明原因傳染病的病原體或分枝桿菌、細菌芽孢引起的傳染病汙染的感染性織物,可使用200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500 mg/L~1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劑或相當劑量的其他消毒劑,洗滌消毒應不少於30min。

質疑


前面說低水平消毒劑對親脂病毒有效,後面又說要高水平消毒或滅菌,對經血傳播病原體汙染的物品,用2000~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消毒,浸泡>30min。


帶著這個問題,諮詢了SIFIC2018全國感控與耐藥感染大會上《消毒劑的選擇思路與方法》的演講專家趙主任,專家解釋:像HIV、HBV、HCV親脂病毒,之所以要採用高水平消毒,用這麼高濃度的含氯消毒劑,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一是,一般情況下,這些病毒都是基於血液體液等有機物為載體而存在於體外環境中,我們也不知道血液體液中到底含有多少病毒量。而被有機物覆蓋保護的病毒,殺滅它的消毒液濃度自然也要隨之增加。這一點,在《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也有提及「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汙染特別嚴重時,應加大消毒劑的使用劑量,或(和)延長消毒時間」。二是,這些病毒雖然抗力不強,但被含有這些病毒的血液體液汙染的環境、物品、織物等,並不能做到及時清洗、及時去汙,即便去汙,也可能不徹底。同時,結合上面第一個原因,血液中帶的病原,被有機物幹擾,消毒效果自然也受到影響。我們可以將親脂病毒比喻為身體虛弱的敵人,本身抵抗力不強,但如果給它加一個碉堡如血液等有機物時,抵抗力自然也變強了。消毒供應中心規範及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範沒有強調B肝、愛滋需要延長消毒時間,僅強調了戊二醛用於分枝桿菌時需延長消毒時間。這主要是因為,這兩個規範均建議採用高水平消毒方法,且加入了消毒前需清洗的要求。《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技術要求》WS628-2018對消毒劑消毒效果評價中也有抗有機物幹擾的相關要求。親脂病毒用來衡量消毒劑能力時,使用低效消毒劑即可殺滅。但對被其血液汙染的物品時,如用低效消毒劑則可能由於有機物幹擾導致消毒無效或效果不佳。且因這類病原體的危害較大,為保險起見而提高保險係數,對於愛滋病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拿高壓滅菌也不會錯,所以也會相應提高其濃度,這就是規範的要求所在。基於以上質疑,通過查找規範標準專家答疑,制定規範的被血源性病原體汙染的環境、物品、復用織物的清洗消毒流程,對指導臨床具有很重要意義,也期望臨床多多發現工作中疑點,感控與臨床同心協力共對致病微生物。

封面圖片來自網絡

圖文編輯:王小蝦

相關焦點

  • 愛滋檢測:hiv感染者90%以上發燒是真的嗎
    有數據表明採用雞尾酒療法,多種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可以將病毒抑制到一個較低的水平,使患者可以享受到跟正常人一樣的生活質量。感染hiv病毒以後,身體會有什麼症狀表現嗎?hiv感染者90%以上會出現發燒,這是真的嗎?在感染hiv病毒後,感染者會出現一些急性期症狀,其中一種症狀就是發燒。
  • 消毒劑別亂買!香港消委會:8成產品效果不及酒精
    但消委會近日測試發現,市面8成消毒噴劑短時間內殺滅細菌病毒效能有限,表現不及75%消毒酒精或適當稀釋過的漂白水 消委會測試市面15款多用途殺菌消毒噴劑,發現樣本的殺菌及消除病毒感染力表現參差另一方面,在家居環境中長期及大量施用霧化消毒劑,除防疫效能成疑外,亦可能汙染食物和飲品,增加誤服消毒劑或其殘餘物的風險。
  • 四大問題權威解答:戴眼鏡可以阻止病毒經眼侵入?鹽水漱口?熱水燻鼻?酒精消毒?
    水蒸氣降溫很快,進入呼吸道以後很快就降至體溫水平了,根本起不到殺滅病毒的作用。 肺炎患者咳出的飛沫呈放射狀,眼鏡可以擋下一部分,但仍然有大量的微粒懸浮在空氣中,只有佩戴泳鏡式的專用防護眼鏡才能真正防護。酒精是一種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的消毒劑,但前提是使用75%醫用酒精。此外可以做消毒劑的還包括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乙醚等。
  • youtube網民評論:印度向返鄉的農民工噴灑消毒劑
    臺灣香港屬於中國請支持星標我喔:Coronavirus: Indian migrant workers sprayed with disinfectant amid mass exodus from cities新冠病毒:印度直接向從城市返鄉的農民工噴灑消毒劑
  • 中疾控成功研發2種冷鏈消毒劑
    2021年2月7日,中國疾控中心成功研發出兩種低溫消毒劑配方,一種是-18℃的低溫消毒劑,另一種是-40℃的低溫消毒劑,均適用於低溫環境和物品外包裝表面的消毒。事實上,2020年12月21日,吳尊友在國務院發布會上表示: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因採購和使用進口冷鏈食品而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是非常低的,無論是活病毒、死病毒還是病毒片段,其檢測都會顯示核酸陽性,因此檢查出核酸陽性的商品,並非一定具有傳染性。中級控中心研發出的低溫消毒劑,為冷鏈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 常用消毒劑之三:過氧乙酸
    今天登場的常用消毒劑是過氧乙酸,可能大家對它並沒有84、酒精那麼熟悉,但它絕對稱得上消毒劑家族的明星產品,高效、環保、價格便宜,是2003年SARS流行期間,公共場所消毒的主力軍。    過氧乙酸為無色透明液體,弱酸性,有刺激性酸味,不穩定,在儲存過程中尤其有重金屬離子或預熱時極易分解,產生氧氣和水,無殘留毒性,對環境友好。
  • #闢謠# 自來水含氯 用生水蒸煮食物會致癌?這是假的!
    近日,一則關於「自來水含氯,生水蒸煮食物會致癌」的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裡熱傳。不少網友信以為真,轉發給親朋好友,善意提醒:「難怪現在癌症高發,今後一定要注意!」自來水裡的氯,真有這麼可怕?網傳:煮飯不能用生水 需煮沸或過濾「蒸食物,要先開著鍋蓋把水燒開,再放入要蒸的食物,蓋上鍋蓋!」網上熱傳的帖子「提醒」網友,用鍋蒸煮食物時,一定要用煮沸的開水,或是過濾後的水。原因是如果直接用生水煮飯,並且蓋上鍋蓋,自來水裡的「氯」無法揮發,會包覆在食物上,有致癌的危險。帖子最後還附上「餘氯危害」等知識。
  • 川普建議注射消毒液殺病毒,衛生專家打臉:一般自殺會用
    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再次發表驚人言論,他建議專家找到用強光照射和往身體內注入消毒劑的方法,以殺死新冠病毒。據美國Buzzfeed網站報導,川普在每日疫情簡報會上說:「假設讓光通過皮膚或其他方式進入體內,光可以在一分鐘內殺死新冠病毒,非常強大。」川普表示,科學家們可以試著使用「紫外線或強光照射身體」,也可以看如何給身體注射消毒劑來殺死病毒。「消毒劑一分鐘就把病毒消滅了。有沒有可以注射消毒劑的辦法?
  • 新型冠狀病毒第四版診療方案更新: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
    《試行第四版》提到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C 30 分鐘、 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試行第四版》中對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進行更新。
  • 自來水最好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假的!這些謠言,不要信不要傳!
    「自來水中加大了氯氣的注入,最好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 是假的!近日,防控疫情非常時期,一則「自來水中加大了氯氣的注入,最好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的傳言在網上沸沸揚揚。蕭山供水公司採用的消毒劑為次氯酸鈉,不是氯氣。次氯酸鈉是一種普遍用於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常用消毒劑。
  • 在家自製消毒劑!
    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引發了對口罩,摩擦酒精和其他消毒劑等用品的緊急購買。但是針對病毒,酒精確是必不可少的,最佳滅活物品。世界衛生組織已建議公眾,針對COVID-19的一項基本措施是經常用含酒精的搓手液或肥皂和水洗手以殺死病毒。因為這種病毒可以在您的手上存活長達10分鐘。
  • 又一種抗新冠有效表面消毒劑獲批
    國家環境保護署(EPA)周五批准了該公司的另一種家用清潔劑,稱其能有效清潔經常使用的表面以抗擊新冠病毒傳播。Clorox就其清潔產品的新聞稿中表示:Pine-Sol原版多表面清潔劑獲得EPA批准,證實其所稱的「在堅硬無孔表面上殺死導致新冠的SARS-Cov-2病毒有效」的說法準確。新聞稿中稱,經第三方實驗室檢測,該消毒劑「在堅硬無孔表面接觸10分鐘」,對病毒有效。
  • 蘭州店:紅星美凱龍抽檢結果顯示甲醛為0 mg/L
    蘭州店:紅星美凱龍抽檢結果顯示甲醛為0 mg/L邦元名匠定製家具蘭州紅星美凱龍店開業在即,紅星賣場對邦元名匠產品抽檢結果顯示甲醛含量為0 mg/L,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環保合格。紅星賣場對邦元名匠產品抽檢結果顯示甲醛含量為0 mg/L,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環保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