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了,為了防止跟大家在信息流中走散
點擊資料頁右上角的,給我們加星標吧
文 | 留學說
ID | liuxueshuocn
在谷歌上輸入"idiot" (蠢貨)這個英文單詞,結果卻出現了很多美國總統川普的頭像,而且表情都比較誇張。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谷歌又是如何解釋的呢?
美國時間12月11日,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Pichai)在美國國會參加聽證會。
在聽證會上,美國國會眾議員佐伊·洛夫格倫提的問題是,洛夫格倫問道:「如果你現在谷歌『蠢貨』的照片,出來的就是川普的照片。我剛剛就這麼幹過了。為什麼會這樣?」
對此,皮查伊給出了一個長而籠統的答案,解釋了谷歌搜索是如何運行的。
皮查伊表示:
「任何時候輸入一個關鍵詞,谷歌就會從我們的索引中抓取並儲存高達幾十億個網頁的信息內容,然後我們會根據超過200個檢索點,比如關聯性、新鮮度、流行度和人們如何使用的規律,將該關鍵詞和網頁進行匹配,再把排名高的網頁內容放在搜索結果前面。
基於這個運算模式,我們能夠根據問題,提供最優的搜索結果。然後,我們會聘用一些外部人員對我們的搜索結果進行評估,他們會根據客觀的標準給出評判。這就是我們如何保證谷歌的搜尋引擎是有效的方法。」
洛夫格倫對該回答並不滿意,隨後尖銳地發問「所以沒有一些小人躲在帘子後面,決定什麼內容適合出現嗎?」
皮查伊回答:「搜索是一個大規模的運算過程,我們也不會人為幹擾任何搜索結果。」
此前就有外媒報導,在谷歌搜索「蠢貨」,就會出現川普的照片。美國科技網站TheVerge報導,這緣於外部原因對谷歌搜索結果的幹擾,也被叫做谷歌轟炸「Google Bombing」。
谷歌轟炸是指通過一些外部手段,騙過搜尋引擎,將不相關的內容排在搜索結果前列,通常出現在政治和商業宣傳中。
這個術語與我們通常知道的搜尋引擎優化(SEO)並不相同,SEO是指的強化搜索結果對相關內容的展示。
川普並不是第一個遭受「谷歌轟炸」的例子。
2000年,美國在線幽默雜誌Hugedisk Men's Magazine做了一個與小布希(GeorgeW.Bush)相關的谷歌炸彈。
當時,他們將「dumb motherfucker」與銷售小布希相關商品的網站聯繫起來。在經過相當多的宣傳之後,小布希相關的商品網站聘請了律師,並向Hugedisk發送了停止信函,從而結束了谷歌炸彈。
2004年,小布希再次受到谷歌炸彈的攻擊。搜索「慘敗」(miserablefailure)會出現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的搜索結果。
如果你對出國留學有疑問,都可以直接掃碼找我們的專業留學顧問小哥哥小姐姐們聊聊,完全免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