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牽手 我們一起走 🎶 把你一生交給我
昨天不要回頭 明天要到白首 🎶今天你要嫁給我
有情人終成眷屬,和心靈伴侶步入禮堂展開新的人生是不少女孩兒從小的夢想。不過說到結婚這件人生大事,中西可是大不同,美國婚禮從流程、文化到習俗等面向都存在著不少和我們華人想法截然不同的細節。本篇整理出關於美國婚禮文化與習俗的大小事,讓打算在美國辦場美式婚禮、或另一半是美國人的夥伴們能更加認識美式婚禮,打造出專屬自己的幸福婚禮!
⚠️【2020-12月疫情更新】根據疫情防疫政策,以加州為例,婚禮儀式(Wedding Ceremony)仍然允許,但是婚宴(Reception)是不允許的。婚禮儀式需遵循選定場所(通常是教堂)的防疫政策,比如在加州紫色層級的地區(洛杉磯),只允許在室外舉行婚禮儀式,而紅色層級地區允許在室內舉行,但是客流限制為25%或不超過100人。另外,出席婚禮儀式除了新人之外,都需要保持6尺的社交距離,所有人都要佩戴口罩。
疫情期間防疫政策一直在變,比如11月的時候,加州一些地區還是允許舉行小型的婚宴(30人以內),但是到了12月疫情迅速升溫,基本上所有地方都不允許舉辦婚宴了(是婚宴不是婚禮儀式喔!),所以等不及的新人們還是要多查查各地「公共衛生部」的官網,了解最新防疫政策。
沒想到疫情眨眼就快要過去一年了!相信不少新人的婚禮也是一拖再拖。好在現在已經開始施打新冠疫苗了,新人們可以開始熟悉一些恢復正常之後(敲黑板!不是疫情期間喔)的婚禮流程,提早籌備(編編預計疫情後可能也會有結婚潮喔~)
★美國婚禮的流程
先來認識一下在美國從訂婚後到婚禮之間的大致流程有哪些:(以下流程非絕對,各對新人會視自己的情況去做調整)
1.Engagement Party 訂婚派對
2.Bride's / Groom's Celebrations 新人的派對(Bridal Shower & Bachelorette Party / Bachelor Party)
3.Wedding Registry 婚禮禮物清單
4.Rehearsal Dinner 婚禮前一晚的預演晚餐
5.Wedding Ceremony + Reception 婚禮當天的儀式+宴客
6.Post-Wedding Brunches 婚禮隔天新人和重要親友的早午餐
7.Send out Thank-you Cards 婚禮結束後兩周內寄出,感謝賓客共襄盛舉
★婚禮該從何下手?基本上這一點就與華人婚禮沒有太大差別,當婚禮日期確定後,當然就是趕緊先找尋場地並作預約,畢竟好的場地人人都愛,此外像是化妝師、攝影師等婚禮協力廠商也是要儘早預定。有些新人為了省麻煩,也是會直接找婚禮顧問公司、婚禮規劃師來進行規劃。
加映:美國結婚一定要先登記!>>>【婚禮前】 〰️★求婚戒(Engagement Ring)與結婚戒(Wedding Bands)美國習慣是準備兩枚戒指,一枚是男方求婚用的求婚鑽戒,另一枚則是婚禮上雙方互換的結婚戒。男生的結婚戒款式通常會較簡約,女生的結婚戒就通常會與求婚戒去做搭配。基本上,當女生接受求婚後,就會將求婚戒戴在左手無名指上,當作是昭告天下她接受另一半的求婚與承諾的象徵。而有些女性也會在婚後將求婚戒與結婚戒一同配戴在左手無名指上。
★訂婚派對/晚餐Engagement Party/Dinner在求婚後舉行,用意是向親友們正式聲明你們訂婚了,然後一起吃喝慶祝。
★伴郎團(Groomsmen)與伴娘團(Bridesmaids)美國婚禮除了主角新人,新郎與新娘兩人都會有各自的伴郎團與伴娘團,會協助新人張羅婚禮大小事務,尤其是首席伴郎(Best Man)和首席伴娘(Maid of Honor),身負著各種派對的重責大責任,且還要在婚禮上致詞。伴郎團與伴娘團的人數會相互對應,所身穿的禮服也會相互搭配。
★新郎/新娘單身趴Bachelor / Bachelorette Party這一Part就High了,簡單說就是告(享)別(受)新郎新娘在成為人夫/人妻前的最後單身日子,通常是由首席伴郎(Best Man)/首席伴娘(Main of Honor)去主導安排,然後邀請新人的好友們一起去狂歡,可能是一晚,也可能是一個周末或一趟旅行。
喔,當然,這個單身趴當然是新郎新娘各自狂歡,所以…通常內容也是會很狂野XD 也因此會有好多好萊塢電影都是以單身趴為主軸,例如The Hangover 就一連拍了三集,另一部 Rough Night,則是講述Scarlett Johansson主演的準新娘和閨蜜們在邁阿密瘋狂單身派對中所發生的瘋狂行徑。
★新娘派對Bridal Shower跟新娘的單身趴不一樣,這個新娘派對會稱為Shower主要在於出席者會準備很多禮物來為新娘子「洗個禮物澡」。會參加Bridal Shower的通常是新娘的閨密好友們,禮物通常也是五花八門又精採,除了任何女性相關禮品,也有人會贈送性感內衣、香水等獨特禮物,並會在拆禮物的同時穿插許多趣味遊戲或話題。
●現在也有衍伸出Co-ed Wedding Shower / Couple Shower,是以新人兩人為主角,因此新郎和其朋友也會一同參加。
★婚禮,誰付錢?傳統上,美國婚禮是由女生付錢,婚禮前的彩排晚宴則由男方負責,至於新人的禮服與伴郎伴娘禮服則是由新郎與新娘各自負責。不過一定要強調一下,現在這個傳統已越來越模糊,不少新人是兩人一同出資,或有家長幫忙消化。重點是兩人達成共識最重要,千萬別為了這種傳統吵架,畢竟談錢真的會傷感情啊。
★擔心婚禮當天狀況不斷?提前買婚禮保險有備無患如前文所提,婚禮算是最昂貴的人生大事之一,然而婚禮現場其實常常會陷入「混亂」之中,比如場地破壞、禮品禮金丟失,甚至婚戒丟失等各種狀況。此外,結婚之前也可能會突發意外(生病、死亡,包括新冠疫情這樣的意外事件)導致婚禮不能如期舉行而產生違約金。這時候如果有婚禮保險,就可以輕鬆理賠這些狀況。使用下方在線分析工具,輕鬆找到當地新婚夫婦們都在買的婚禮保險,讓婚禮有備無患!
【同場加映】新婚夫婦最常選擇的 Top 6 婚禮保險婚禮保險如同汽車保險,不同的保險類型、婚禮宴請級別、不同的承保對象(婚戒、場地損失、禮品丟失等)都會產生不同的保費,所以更需要貨比三家,找到最適合個人婚禮情況的保險。
掃碼查找最合適的婚禮保險 >>>
有別於亞洲普遍的婚紗租借服務,在美國,新娘婚紗都是要掏錢購買的,因此婚紗往往會是婚禮中的一筆不小投資(注意,這是投資…不是開銷XD)。而且在美國婚禮上,新娘也不會像華人婚禮中的一整晚換好幾套禮服輪番登場。(當然你也可以來個中西合併換裝登場~反正婚禮當天新娘最大!)
★邀請卡有學問有別於華人的傳統大紅燙金喜帖,美國新人的邀請卡Invitation通常是充滿新人特色,並會與婚禮細節作相互呼應,如色系、主題等。除了婚禮邀請卡Invitation,也有所謂的Save-the-Date和RSVP回函。
通常新人在確定婚禮日期後,會先發Save the Date通知親友把這天"留"下來參加婚禮。接著在婚禮前約6-8周會發出發婚禮邀請函Invitation,裡面並會附上RSVP回函。RSVP回函上面會寫有新人的名字及婚禮地點、日期等婚禮信息,有的也會請賓客勾選是否攜伴出席(plus one),或是主餐選擇。
當然,許多新人在Save the Date和RSVP的部分都會利用網絡宣布(如FB或自建婚禮網站)與在線統計的方式來進行,省時且效率較高。至於發出的時間也視婚禮地點而不同,如果是在海外婚禮,通常就要再更早發出,好讓賓客能及早安排行程。
★婚禮彩排晚餐Rehearsal Dinner在婚禮前一天,新人與伴郎伴娘團隊與婚禮重點人物會前往婚禮場地進行彩排走位,並確認好相關細節。在彩排結束後,新人就會舉辦這場彩排晚餐來感謝協助籌備的親友們,也讓雙方親友能先認識彼此,新人通常也會準備小禮物送給大家。
★美國婚禮不流行包紅包,而是Wedding Registry在華人婚禮中,包紅包是最普遍的婚禮送禮文化,但美國婚禮則不流行直接給錢,新人多會先挑好禮物清單(Wedding Registry),再讓賓客自行從清單中認購禮物,不僅可省去賓客挑禮物的麻煩,也能避免送到對新人不實用的東西,算是非常有效率的送禮方式。當然,有些在美的華人婚禮也是會融合紅包與禮物清單的中西合併風格。
【婚禮當天】 〰️★婚禮地點有兩個階段 / 地點:Ceremony與Reception美國婚禮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婚禮儀式Ceremony,以證婚為主軸,賓客們一同見證新人交換誓詞、婚戒、揭頭紗正式成為夫妻的過程,舉行地點可能是新人常去的教堂、對兩人有意義的地方等。第二部分則是宴客儀式Reception,基本上就是宴請賓客輕鬆吃喝狂歡慶祝,並與賓客交流交互,地點就端視新人想在哪裡辦。不少結婚場地也提供非常便利的服務,讓新人可以在同一個地點的不同處進行婚禮儀式與宴客,讓賓客無須舟車勞頓趕場。
★新娘婚禮當天的穿戴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Something Blue.
這句話可說是美國新娘的婚禮金句,翻成中文就是「新娘身上要有舊的、新的、借來的與藍色的東西」,這些都是象徵幸福美滿的物品。舊的東西(Something Old)可以是媽媽的婚紗、頭飾或飾品,代表承接幸福;新的東西(Something New)則可以是來自親友的禮物,代表展開新生活;而借的東西(Something Borrowed)通常會跟已婚的幸福人妻借飾品,象徵沾些幸福好運;藍色的東西(Something Blue)則是因為藍色代表純潔忠貞與愛,不少新娘吊帶襪(garter)都會帶有藍色。
★美國人的婚紗照?有別於華人會在結婚之前預先拍攝一套婚紗照,美國所謂的婚紗照都是在婚禮「當天」所拍攝的。婚禮天通常會有幾個時刻拍照:如婚禮儀式前(before the ceremony)、婚禮儀式進行中(during the ceremony),婚禮儀式結束後到晚宴開始前(between the ceremony and the reception),以及宴客期間(during the reception)和婚禮結束後(after the wedding)。
基本上,除了新人獨照與合照之外,攝影師也會拍一系列新人與伴郎伴娘的團體照,以及新人與親友們的合照,並捕捉婚禮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有些新人會在婚禮前之前拍攝所謂的訂婚照 (engagement photos),通常是新人兩人身穿自己的服飾拍攝,而非禮服或婚紗,走的也是比較生活風格的感覺,因此還是跟華人一般認知中的婚紗照有些許差異。
★婚禮儀式前,新郎與新娘不可看到彼此美國習俗認為,婚禮前見到新娘,或是讓新郎提前看到婚紗會帶來厄運,所以通常美國女生都是找伴娘或好姐妹去挑婚紗,新郎也是到婚禮當天才會看到白紗。
美國婚禮中也有一個 First Look 的環節,就是新郎第一次看到身穿白紗的新娘的那一刻,最傳統的是新郎要等到婚禮儀式中新娘父親牽著新娘走上紅毯時才會看到。但越來越多新人會選擇在儀式前特別安排一個First Look橋段,並由攝影師記錄下這甜蜜又感人的一刻。
★儀式中的新人交換誓詞(Vow)好重要交換誓詞在美國婚禮中很重要,風格可以溫馨感人、輕鬆搞笑或深情浪漫,這一段也很容易賺人熱淚。
★婚宴進場順序:通常伴郎與伴娘團隊會先以舞蹈或各種方式進場炒熱氣氛,並與賓客一同迎接新人進場。
★婚宴上,新人(或與伴郎伴娘團)會坐在舞臺上面對賓客吃飯有別於華人婚禮上,新人是與雙方家人同桌用餐,美國婚禮的新人則是會坐在舞臺上面對賓客吃飯,有些新人的伴郎與伴娘團也會和新人一起同坐舞臺上用餐,就視新人安排。
★跳舞很重要新人在開場會有第一支舞(First Dance),新娘和新娘爸爸跳第二支(Father-Daughter Dance),接著換新郎和新郎的媽媽跳第三支舞。最後當然就是全場賓客一起到舞池狂歡起舞的慶祝時刻啦。不少新人也會為了第一支舞而特地去上課。
★宴客中的首席伴郎與首席伴娘的致詞也好重要Reception宴客中會有致詞,可能是家長,可能是新人,而首席伴郎(Best Man)與首席伴娘(Maid of Honor)是一定會要致詞的,通常會以如何認識新郎/新娘,或是分享新人的趣事。由此可見,首席伴郎與首席伴娘可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同時也見證了與新人的友誼。(電影中常會出現因為首席伴郎或首席伴娘的敏感致詞而毀了整場婚禮的情節,前男友…前女友…年輕時的瘋狂事跡等,這些話題還是放在心裡就好lol)
★未婚女生接捧花,未婚男生接吊帶襪美國婚禮上除了有新娘將捧花拋向未婚女性,接到者就會是下一個結婚的幸福傳遞,未婚男生也有得接,那就是接新娘大腿上的吊帶襪!新郎會將新娘大腿上的吊帶襪拿下來(通常是新郎鑽進新娘裙底用嘴巴叼下來的餘興節目),然後再由新郎拋向未婚男性,同樣接到的就會是下一個結婚的。
★賓客應避開穿白色話說新娘是婚禮的主角,也因此賓客應避開穿一身白去參加婚禮,以免被認為要搶新娘風採。
【婚禮結束後】 〰️★婚宴後派對(After Party)如其名,就是婚禮當天晚上結束後的續攤!通常長輩不會參加,多是新人與朋友們的第二攤狂歡。當然,這也並非是每一對新人都會進行,畢竟忙了一整天的婚禮也是會累。
★感謝卡(Thank You Letter)婚禮結束後,由新人手寫的感謝信,感謝所有前來參加婚禮以及送他們新婚禮物的賓客。
★結婚蛋糕留一年美國有個婚禮習俗是把婚禮上的結婚蛋糕最上面一層留下來,並帶回家冷凍起來,等新人結婚一周年時再拿出來吃,象徵好運,也再次恭喜新人度過最艱難的第一年。網上還有很多教新人如何冰凍與解凍蛋糕的方式!
★蜜月旅行 (Honeymoon)©未經允許,請勿隨意轉載或抄襲文章。咕嚕美國通歡迎各種品牌推廣以及戰略合作,請發郵件至BD@guruin.com
噓!悄悄告訴你
我們每天發布的美國頭條只佔咕嚕 APP 裡的 1/10 哦!想獲得更多資訊?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咕嚕美國通 APP。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咕嚕美國通 (Guruin)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