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人節的今天,寫下這個標題,有點意味深長。
1314一生一世,人生就是這樣。
昨天是兒子生日,今天是情人節。到了年邊,還在外面,是為了滿足兒子的一個心願。
本來也就想玩個北海道,但是三個小朋友一定要繞一下東京;本來可以安排早一點出發早一點回家,但是兒子特別特別渴望在日本過他的生日,以及情人節。
問他為什麼?他說,想要一種儀式感。
我不知道這種儀式感是什麼,可能我也沒法理解。但我能看到的,是他內心的渴望。我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渴望,我也曾經有過。所以,我選擇滿足他。因為,力所能及;因為,壓抑的渴望早晚會爆發。
於是,和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外公外婆商量,得到了支持;和孩子的爸爸商量,獲得了允許,儘管他還是有那麼點點勉強。
昨天,兒子在迪士尼度過了他的16歲生日。
今天,孩子們兵分兩路:兩個姑娘到專櫃、藥妝;兒子去他看動漫周邊。
而我,在賓館看書、寫作,睡覺,發呆。
每一位父母都有對孩子的愛,所有愛的表達,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形式各異。我所理解的父母的愛,是什麼呢?
是獨立。幫助孩子確立獨立的人格,而不是讓他的人格依附於父母;讓孩子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而不是讓孩子替父母圓夢;讓孩子去自己體驗生活,而不是要父母替孩子生活。
是尊重。尊重他們的願意和感受,尊重他們的渴望和期待,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利。
是退出。愛的最終目標不是要成為孩子生活的中心,而是要從孩子生命的重心中逐漸抽離出來,讓孩子去走自己的路。
很喜歡紀伯倫的這首詩——
你的孩子,
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
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
不會在過去停留。
夫妻之愛又是什麼呢?紀伯倫說:
你們的結合要保留空隙,
讓來自天堂的風在你們的空隙之間舞動。
一起歡快地歌唱跳舞,
但容許對方有獨處的自由,
就像這琴弦,
雖然一起顫動,
發出的卻不是同一種音,
琴弦之間你是你、我是我,
彼此各不相擾。
夫妻之愛,不是樹纏藤,不是藤纏樹,而是彼此獨立,心心相印。
夫妻之愛,不能太近,但一定不能遠,就如琴弦之間的距離。
我們,就和我們的愛人心心相印、過好一生一世;
孩子們,有獨立的人生、有屬於他們的一生一世。
2018年2月14日,西方情人節,中國小年夜。
四人行 | 日本隨想 | 第九天
攝影:DN
四人行 | 日本隨想:
第一天 隨遇而安
第二天 雪場
第三天 今天,選擇一個人
第四天 小樽
第五天 最便宜的和最貴的
第六天 5分鐘,1000日幣
第七天 等待
第八天 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