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聽到一個令人揪心的消息:達叔(吳孟達)病了……
2月22日,吳孟達的好友田啟文透露,達叔去年底因拍戲時心臟不適去醫院體檢,無意中發現肝癌,且癌細胞已經開始擴散。近日,他完成了手術,進入化療階段,人虛弱得連話都說不了。
網友們也在微博上紛紛為達叔加油打氣:
早在住院消息曝光後,就有媒體採訪田啟文,對方表示兩個月前有和達叔通過電話,達叔生病時坦言,「要走就走吧。」後來,找到好的醫療團隊幫忙,情況好了許多,才打電話報平安。
我們都知道,在就醫的過程中,好的醫療團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星們也不例外,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優質的醫療資源,從而儘可能地獲取到最好的治療。
那麼,對於廣大缺乏資源的普通腫瘤患者來說,該如何擁有如明星般的「醫療團隊」呢?
在醫院就診掛號首先要依據患者病情,選擇對應的科室掛號診療。大家都知道常見的臨床科室主要分為內科和外科。其中:內科包括呼吸、消化、心內、內分泌、神經內科、腫瘤內科等;外科包括普外、乳腺外、肝膽外、胸外科、骨科等。
首診時很多患者診斷並不明確,如果分不清楚該掛哪個科室的號,可以諮詢導診臺的導診護士,她們會協助大家快速找到就診科室。也可以諮詢易加醫平臺,我們也會協助您找到需要的科室。
選擇正確的醫生就診也是很關鍵的,目前門診主要有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2種形式。普通門診的主治醫生,是具有初級和中級職稱的醫生為患者就診。專家門診,一般都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的職稱的專家出門診。
對初診患者,無論專家還是普通醫生,面對病人都首先要了解病情、病史,進行必要的檢查。許多疾病需要經過一系列化驗檢查、影像學檢查及其他輔助性檢查後,才能夠得到明確的診斷,而這些工作一般醫生都可以做。因此,初診最好先到普通門診,確診後再找經驗豐富的專家。
腫瘤多學科共同參與的原因在於腫瘤治療的複雜性,並不是單一科室可以完成的,需要各學科積極參與。與普通的會診相比,這種方法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選擇會診科室的專家,如腫瘤內科、腫瘤外科、呼吸科、放射科、放療科、超聲科等,從而探討出適合患者目前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
抗癌之路,行走不易。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破解心中的看病難題。
為了幫助腫瘤患者獲得最為及時、規範、高效的診斷與治療,北京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發起【醫路導航】項目,向不幸罹患腫瘤並且有就醫需求的患者提供免費諮詢和免費就診預約。
點擊圖片查看項目:
若對藥品價格、最新醫保政策、慈善贈藥政策有問題,或者希望在第一時間獲得準確資訊,歡迎添加下方的二維碼諮詢。
也歡迎加入易加醫創辦的「陽光易家親 – 腫瘤患友群」,與數萬位腫瘤患友相互扶持,共同抗癌。
就醫服務/第二意見/病友交流
免費答疑/抗癌超市/腫瘤資訊
掃描二維碼諮詢、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