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禧特從2012年正式開始黑水虻產業化研究工作,其研究團隊一方面從規模化養殖的設備研發、養殖技術一步一個腳印開始做起;另一方面,持續開展黑水虻的飼用技術研究,對黑水虻幼蟲的營養成分、衛生指標持續監測,建立了系統的黑水虻原料資料庫,同時不斷推進在南美白對蝦、黃顙魚、羅非魚、海鱸、加州鱸、草魚、生魚、鰻魚等品種上的應用研究。飛禧特持續開展養殖試驗,積累了大量實驗數據,為黑水虻在水產動物飼料中的合理應用提供依據。
文獻資料顯示,豬對含乾燥黑水虻幼蟲粉飼料的粗脂肪消化率相比其他對照組有顯著的提高。黑水虻蟲粉與早期斷奶仔豬精料搭配使用或與昆蟲蛋白粉進行飼喂,可以很好提高動物的抗病率和降低腹瀉概率。另外,用添加75-100% 黑水虻蟲粉的飼料飼餵的仔豬無胃損傷病變發生或僅觀察到輕微的胃損傷。在雞飼料的應用上,添加了黑水虻幼蟲粉的飼料可改善肉雞的生產性能,而且與對照組相比可提高雞的產蛋性能。「我們的用戶反饋,蝦的腸炎等有顯著改善,白斑病發病率顯著降低。另外有養豬企業也向我反饋,應用黑水虻可使仔豬的腹瀉有明顯的改善,而且斷奶仔豬重量相比對照組也有顯著的提高。要知道,斷奶仔豬重對育成豬體重有著非常高相關性。」黃燕華博士這樣對筆者說。
「飛禧特一直在堅持做這兩件事,一是分析黑水虻的營養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建立黑水虻原料資料庫,二是不斷積累養殖試驗數據為生產實際中的應用提供可靠的依據。」黃燕華博士認為,以往大家對黑水虻的認識只停留在「替代魚粉」的層面上,但是用不同的原料餵養的黑水虻的營養成分是有差異的,因此有必要對它的常規營養成分、特殊營養成分、功能性成分、限制性因子和抗營養因子進行一系列連續的試驗工作。「我們發現不同動物品種對黑水虻的敏感性和利用率是不一樣的,所以你的資料庫做得越細越大,用戶用起來就越科學越便利。」黃燕華博士坦言,「飛禧特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的黑水虻產品和應用技術提供商,」目前飛禧特優先考慮黑水虻在水產飼料方面的使用。雖然水產動物和畜禽對優質動物蛋白原料的需求量很大,但在短期內飛禧特還未能滿足這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