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環境日,由百度百科和氣候組織聯合發起的「百萬奇蹟」( http://baike.baidu.com/qiji/ )公益活動在承德、安陽、汶上等13個城市陸續舉辦了第一批線下活動。此次線下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宣傳綠色公益、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同時推動「百萬奇蹟」的線上活動,召集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環保公益的實際行動中。
此次線下活動圍繞生態保護、低碳環保的主題展開,具體形式包括單車騎行、徒步大會、拾撿垃圾、環保志願者籤名徵集、環保知識有獎競猜等,這些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共吸引了各地數千人的關注和參與,並將公益理念傳遞到了每一個參與者的心裡。百度「百萬奇蹟」項目負責人表示,「百度百科本身就是一個網友們分享知識的公益平臺,而植樹也是一個公益行為。此次『百萬奇蹟』項目將線上公益和線下公益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就是希望促進雙方的互補,進一步普及低碳環保知識,讓公眾了解公益環保的必要性,帶動大家一起為中國的公益環保事業而努力。」
此次由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聯合氣候組織共同發起的「百萬奇蹟」公益活動,計劃走遍全國100個城市,甄選出100位環保衛士,通過編輯百度百科詞條積累100萬個綠色知識積分,並捐助氣候組織20萬棵沙棘樹,幫助中國西部氣候貧困地區人口改善生態環境。在活動剛剛發布兩周的時間裡,線上活動專題已經了超過三萬名網友參與互動。而申請線下「低碳知識普及行動」並通過審批的城市也達到了32個,充分體現出了網友自發參與低碳環保公益行動的熱情。在接下來的四個月裡「百萬奇蹟」還將會走進更多的城市,把公益的種子播種到全國各地。
「此次『百萬奇蹟』公益活動形式非常新穎,通過用知識指導公益的方式值得提倡,希望有更多像百度百科這樣的網絡平臺發揮作用,讓公益愛好者的行動更加高效、更具影響力。」一位熱情參與的網友對活動十分肯定。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活動是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創新的一次成功實踐和探索,把公益與網絡知識平臺進行嫁接,不僅能充分調動起全社會網民參與公益行動的積極性,同時也突破了傳統公益的行動範疇,讓網絡的力量得到了進一步詮釋。而一系列線下活動的展開,將影響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護、低碳生活,並藉助百度百科的知識分享平臺,共同推動科學公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