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稱之為「鐵掃把」的實際是個掃盤,它之所以顯示出威力,是因為京環公司將它由過去的「塑料」改成為「鋼刷」。
據京蘭公司副總經理兼作業部部長李帥介紹,過去,公司機掃車使用的是一種塑料掃盤,這種掃盤雖然作業效果不差,但因為材質軟,有些較為頑固的汙漬難以清除徹底。例如一些路沿石上附著的汙泥、渣土車撒落的土塊,被車輛碾壓、太陽暴曬後較堅固,塑料掃把只能清掃灑水後變軟的表層,往往清掃五遍十遍也難以讓「路見平色」,路面總有一層灰濛濛的感覺。為了讓路見本色,保證清潔的環境,機器對付不了,環衛工人只能拿著掃把、提著桶,一點點地人工進行清理。頂著烈日,使勁剷除,非常費時費力,把工人們累夠嗆,卻好幾個小時也只能清掃短短一小段路面。
而且塑料掃把容易磨損,對高頻率使用的機掃車來說,也是不小的損耗。
面對塑料掃盤的缺陷以及難以實現「路見本色」的狀況,市及各區環衛部門、各企業都十分頭疼,都在積極想辦法,市環衛局在得知現在有一種「鐵掃把」,具有堅固耐用、清掃乾淨徹底等塑料掃盤沒有的特點後,當即決定引進試用。
此次海榆大道作業的機掃車,就是新引進的三臺鋼刷掃盤機掃車。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相關負責人的要求下,機掃車開始對一段積著厚厚汙垢的路沿石進行清洗,掃盤飛快轉動,水流疾速噴灑,路沿石上的汙垢迅速消失;工作人員拿手擦,手上乾乾淨淨。車輛又駛向一段被黃土零星汙染的路面,這些零星黃土被川流不息的車輛早已碾壓得與瀝青路緊緊「焊接」在一起,屬於真正的「頑疾」。機掃車駛過,掃盤掃過,清水洗過,黃土不見,路見本色。
「這個效果實在是太好了,用了這個傢伙,以後多難對付的路面都容易了。」李帥高興得像個孩子說,像海榆大道沿途工地多、渣土多,頑固汙染也多,在這裡清掃能達到「路見本色」的標準,那麼在市區其它地方的清潔絕對沒有問題。而這次清掃效果非常好,一次性將土斑、檳榔汁等頑固的汙漬清除,以後就不用環衛工人一點點清掃了,能大幅降低工人們的勞動強度,是莫大的好事!
劉波在檢驗新機掃車清潔效果後同樣很高興與興奮,他表示,一個小小的改動,帶來出乎意料的大效果,這就是細節的魅力。
為了儘快完成機掃車的更新升級,大幅降低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市環衛局下發通知,要求各環衛企業抓緊聯繫對接機掃車鋼刷生產企業,結合不同款型車輛,邀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務必在博鰲年會前確保三分之二的機掃車配備上鋼刷掃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