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將迎來我國第六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交通安全日主題為「遵法守規明禮、安全文明出行」,基於網際網路而蓬勃興起的多元化出行方式極大改善了國內交通環境、出行環境,國內綠色、高效的「智慧交通、人文出行」體系初見成效。滴滴出行公益項目「正能量在路上」開展半年來,對構建良好交通出行生態的推動作用顯著。
滴滴出行聯合壹基金共同發起的「正能量在路上」專項公益計劃2017年6月份正式啟動,面向全社會發掘、徵集發生在出行領域的正能量人物、事件。據悉,這是國內首個專項針對交通出行領域的公益計劃。滴滴出行提供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具有公益價值、對社會風尚起到良好導向作用的典型人物。截至12月初,「正能量在路上」聯合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在全國範圍內已挖掘公益事件124起,表彰公益人物達138位,累計發放獎金1000000元。
公益人來自社會上各個崗位,有道路相關工作者還有普通的行人,大家雖然身份不同但卻有著相同的熱情和愛心。公益人物們在獲得該專項獎勵後都表達出了一致的心情,「很意外、很溫暖,感謝滴滴出行為他們的行為作出的鼓勵和支持,並表示今後會繼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多幫助他人,心存善念,弘揚正能量。」
(部分受表彰的公益人照片)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移動網際網路出行平臺,恰恰是在交通出行領域對上述理念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交通出行環境的改善,需要技術進步的「硬支持」和國民素質提高的「軟實力」。從初創時期的滴滴計程車,到目前為超過4億用戶提供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豪華車、公交、小巴、代駕、租車、企業級、共享單車等全面的出行服務,從「網際網路+交通」思維顛覆傳統打車方式,到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建立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滴滴出行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移動出行業態。
用科技驅動分享、普惠、高效的新經濟模式,正是網際網路創業的精神內核所在。滴滴出行等新型出行平臺,其商業模式本身即已和企業社會責任高度重合。滴滴出行一直積極發起、參與各類公益活動,在技術層面之外,推動營造國內良好的「人文出行」氛圍,引導國民文明出行意識和理念。「正能量在路上」公益項目開展半年來,在社會人群及媒體中引起了極大反響。其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國內構建良好交通出行生態的一股強大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