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ident of the Tenement Museum,移民公寓博物館館長
Kevin Jennings曾於2009年至2011年任職美國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學校安全與無毒品辦公室(Office of Safe and Drug-Free Schools)助理副秘書長。
當博物館的主題成為當今最具爭議的政治問題之一時,該館應該如何應對?
這是我在2017年7月擔任移民公寓博物館(Tenement Museum)負責人時亟待面對的問題。隨著移民問題的持續升溫,移民公寓博物館突然發現,自己正處於這個時代的熱點問題中。如果可能的話我們該如何回應呢?
編者註:Tenement Museum,無官方中文譯名,常見譯名有「移民公寓博物館」、「下東區公寓博物館」、「下東區物業博物館」、「下東區租客博物館」、「廉價公寓博物館」等,本文採用「移民公寓博物館」譯名。該館坐落於紐約市曼哈頓區的下東區(紐約市曼哈頓區沿東河南端一帶,曾經為猶太移民聚居地),由兩棟具備歷史價值的廉價公寓構成博物館主體。該館主要記述了19世紀到21世紀在曼哈頓下東區移民們開始新生活的故事。
當被問及移民當前的政治形式時,最安全的做法應該是什麼都不做:保持正常運營和儘量「中立」。
然而,這將是對我們博物館為社會而立的根本的背叛。正如移民公寓博物館創立者Ruth Abram在最近採訪時對1988年建館原因的解釋:「我希望把美國人帶回家,讓他們與移民先輩們見面,讓他們意識到紐約和我們國家的其他街區的移民處境都是相同的。這就是公寓博物館的理念:通過講述歷史來促進寬容。」換句話說,在移民問題上,移民公寓博物館從來都不是中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屠殺倖存者Elie Wiesel曾經說過:「沉默就是在鼓勵那些施暴者,卻永遠不能鼓勵那些受害者。(Silence encourages the tormentor, never the tormented.)」
一名女士在演講臺,移民公寓博物館供圖
因此,我們開始設計一項計劃,用以擴大我們博物館的影響力,並讓人們認識到移民對美國持續發展的價值和重要性。我們意識到,當前的移民事件把我們置於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時刻,我們需要應對自如。幸運的是,我們得到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 簡稱BCG)的無償援助,幫助我們制定戰略計劃去做一些東西。
這一過程的一部分是重新審視我們的使命(Mission)和願景(Vision)聲明。眾所周知,使命聲明描述了一個機構應該做什麼;願景聲明則解釋了該機構為什麼這樣做,也就是說如果使命完成了,期望的結果是什麼。這樣的陳述應該簡潔,最好是15個字以內。考慮到這一點,我們重新審視了我們當前的使命聲明。我們希望確保它既反映了我們擴大美國公眾範圍的願望,也反映了我們的目標,即講述超越下東區的故事,以更全面地了解美國的經歷。
修改前原文(翻譯)如下:
移民公寓博物館通過幾代新移民的個人經歷來保存和闡釋移民的歷史,這些新移民在美國標誌性的移民社區曼哈頓下東區定居並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在過去和現在的移民和遊客之間建立情感聯繫;並提高對移民在塑造美國不斷演變的國家認同方面所起的深遠作用的認識。
顯而易見的是,上述表述需要一些修改。為了做到這點,我們邀請了我們館內所有級別的工作人員和我們的董事會成員共同參與制定一份新的使命聲明,既要簡潔也要反映出我們更大的抱負。
移民公寓博物館內部,來源TimeOut.com
為此,我們召開了一系列的會議,期間分析了每一個單詞,討論了我們可使用的少數幾個寶貴的單詞的含義。經過數小時的討論,我們達成以下共識:
「The Tenement Museum tells the uniquely American stories of immigrants, migrants, and refugees in the ongoing creation of our nation.」
「移民公寓博物館講述獨特的關於外國移民(immigrants)、移居者(migrants)和難民(refugees)為我們國家持續創造的美國的故事。」
譯者註:Immigrants詞意更明確,更多指向外國居民移入;Migrants詞意比較籠統,泛指各類型移民和移居者。
讓我選擇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過程的複雜性。起初,我們只是簡單地討論「外國移民(immigrants)」,而不是外國移民(immigrants)、移居者(migrants)和難民(refugees),但我們意識到這樣的說法在歷史上是不準確的。例如,在我們最近的一次展覽「同一屋簷下(Under One Roof)」中,我們講述了一個名叫Saez-Velez的美國波多黎各家庭的故事。波多黎各人不是美國的外國移民,他們屬於美國境內的移民。因此,簡單地使用「外國移民(immigrants)」這個詞既不符合歷史,也會抹殺波多黎各人是美國公民這一事實。
譯者註:波多黎各(Puerto Ricans),全稱為波多黎各自治邦(The Commonwealth of Puerto Rico),位於加勒比海,為美國的自由聯邦(自治區)。
1960年代Saez-Valez的客廳,移民公寓博物館供圖。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詞是「持續的(ongoing)」,用來形容「創建我們的國家」。「我們認識到,移民仍然是塑造美國社會的一股有力力量,這不是過去發生的、現在已經結束的事情。」通過添加形容詞「持續的(ongoing)」,我們能夠承認一個如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曾經說過的事實,「過去並沒有結束。甚至還沒有過去。」
譯者註: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可能會給你講關於每個聲明中每個單詞的故事。但我想說的是,每一個字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
下一項任務是討論我們的願景聲明,並回答我們希望通過什麼來完成我們的使命。我們發現,我們目前的願景聲明與使命聲明有相同的冗長問題。
修改前原文(翻譯)如下:
該博物館將成為敘述美國移民故事的傑出文化機構。博物館將向參觀者和廣大公眾展示,美國的社會開放、民主制度、文化創造力、經濟活力和包容能力都得益於我們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的經驗。新聞媒體、政策團體和公眾將定期引用博物館的展覽和項目來組織公眾對外國移民、公民身份和國家認同的討論。
該博物館將加強其作為下東區的標誌性精神地位的主張,它將以其在闡釋二戰前移民歷史方面的新檔案為基礎,展示近代移民的歷史,尤其是那些非歐洲裔移民的歷史。該博物館將提供綱領性的引導,引導人們探索和闡釋移民如何在傳統與新挑戰和新機遇之間進行協調,和如何互諒互讓塑造美國不斷發展的實踐和理想。該博物館將被業內同行廣泛認可成為該領域的領銜機構。
移民公寓博物館內部,來源TimeOut.com
經過一系列類似激烈的討論,旨在提出一個視野更大、字數更少的願景聲明,我們達成了以下共識:
「A society that embraces and values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immigration in the evolving American identity.」
「一個擁抱並重視移民在美國身份演變中的基本作用的社會。」
一個主要的討論焦點在於選擇什麼樣的動詞。我們想用一個像「理解(understands)」這樣的動詞,但最後覺得它太平淡太中性了。例如,你雖然可以理解(understand)一些事情,但仍然會有討厭的情緒。我們想要的是一些積極的動詞,這些動詞可以將移民定位為我們國家發展的積極力量。我們考慮了很多動詞,最後選擇了「擁抱和重視(embraces and values)」,因為它們傳達了我們希望在聲明中體現的積極性。
所有這些工作的最大價值與其說是最終修訂的聲明,不如說是過程本身。在前進的道路不明確的時候,通過重新審視我們的目標,並在這一進程中使我們團體的廣大成員參與進來,讓大家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表達更廣泛的關切。通過共同參與應對挑戰,進而得出一系列有效清晰的聲明,讓我們有了共同的方向感。現在我們都對博物館採取的明確立場感到滿意,因為每個人都參與到了其中。
移民公寓博物館
為了慶祝這兩個聲明的成功修訂,我們給每一位員工和董事會成員贈送了印有我們移民公寓博物館的使命和願景聲明的新咖啡杯,這樣我們每天都能得到關於我們工作目的的提醒。我們把這些新修訂的聲明看作是塑造我們日常工作的動力指南,而不只是我們做過的,現在可以放在架子上的東西。我們現在清楚了自己的立場,並且在這一立場的背後團結一致。
縱觀編者的博物館經歷,大部分博物館(特別是海外的博物館)都非常重視對本館的使命和願景進行合理地闡述,並公示在易於查閱的官網的某處。這些看似表述簡單的語句,往往闡釋了其館的立場定位與發展方向。看似寥寥數字,卻凝結了其館各要素的發展思維與引導內涵。一直以來,(至少在編者接觸過的海外博物館中)使命與願景就被賦予了最言簡意賅的厚重深意。記得當時在海外修讀相關課程和博物館實習時,使命與願景從來都是第一處需要分析理解的章節。
眾所周知,作為集體記憶的守護者,博物館可以,也一直在幫助觀眾理解、認同和加強對一個地方或群體的歸屬感方面發揮很大的作用。在許多國家面對巨大而痛苦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變革的時候,它們的博物館可以提供一種過去與現在之間的珍貴的關聯,並作為邁向未來的起點。也就是博物館的實際行動可以闡釋認同意識,而這些行動(包括展覽)都需要在使命與願景的前提下得以發生。
正如,Kenneth Ames在其著作《理念與意象:策劃闡釋性的歷史展覽》(Ideas and Images: Developing Interpretive History Exhibits)中提到過一個原則,「博物館展覽的卓越程度與這座機構的使命宣言有關,使命宣言能夠反映出這座機構在公共闡釋方面的使命」。博物館的使命和願景,有著太多的內容值得博物館業界細細考量、認真審視,而非落入一紙空文或一段嘈雜的空談中。
來源:美國博物館聯盟(AAM)官網
作者:Kevin Jennings
原標題:「The Ever Evolving American Identity: a New Mission at The Tenement Museum」
圖片來源於文章原文及網絡
原文略有修改,小標題為編者添加
翻譯:ML
編輯:Mark仔#City
相關連結:
江戶東京博物館如何利用圖書資料開展博物館工作
博物館裡的科普展覽,避免「千館一面」的六個建議
回望:當北京還被稱作「南京」的歲月
講座丨博物館講座匯總(9.8-9.14)
一本「小書」揭開的博物館小秘密
展訊 | 金秋時節,來金沙追尋中國14世紀前的金色記憶
通知丨2019年,相約京都國際博協大會
打破舊時代的標籤,德國新視角下的展陳理念
展訊丨絹谷幸二,用畫筆祈願和平的藝術家
·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唯一投稿郵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務合作請發: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館行業交流群:
QQ 672602553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