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部隊帶兵時,曾先後在63集團軍炮兵旅和內蒙古邊防呼倫貝爾軍分區任政委,掐指算起來期間在部隊度過十年春節。這十個春節的除夕夜,形成一個習慣和規矩:由常委「一班人」和機關幹部替戰士站崗執勤。
當時的想法是,每逢佳節倍思親。過年,是戰士們最想念家鄉和親人的時候。把勞累辛苦了一年的戰士們換下來,替他們站上一個除夕夜的崗,讓他們有時間給家裡親人打打電話、到營區裡會會老鄉,或輕鬆愉快地去連隊俱樂部看場春節晚會,是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兒。領導幹部和機關的同志可能辛苦一點,犧牲一會兒和親人團聚的時間,但傳遞的是部隊大家庭的溫暖,凝結著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對戰士濃濃的愛意。也是人民軍隊官兵團結優良傳統的體現。
在那些年的除夕夜,我手握鋼槍站在哨位上,與機關的同志共同站營門第一班崗,聽到營區連隊俱樂部傳出的陣陣歡笑聲,看到遠處空中飛舞的禮花焰火,心裡特別舒坦。站哨結束後,我還要到警衛排和部分連隊去看看正在歡度除夕夜的官兵們。有時趕上他們在打撲克、開茶話聯歡會,我都要陪他們熱鬧上一會兒,或一起打牌,或出個節目。那些年央視的春節文藝聯歡會很是精彩,但我一般是從半截才開始看的,都是到重播時再去補看。
每年春節,我和班子的其他領導一起還要辦三件事。
一是召集一次全旅孤兒和單親戰士團聚會。大家圍在一起,互相交流成長的體會,贈送機關準備好的禮品,逐一詢問有啥困難和問題。主要考慮這些士兵成長環境不同,有的缺少父愛,有的缺少母愛,性格特點容易存在某些缺陷,希望他們心裡有事兒有地方去說,利用春節當口建立起聯繫,有利於加強平時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有利於他們在軍營裡健康成長。每年這樣的聚會氣氛都很熱烈,孤兒和單親士兵小戰友們都很激動、興奮、高興,有些直到現在還和我有聯繫。
二是逐一走訪慰問臨時來隊家屬和在營區的傷殘、住院官兵。臨時來隊家屬,長期在家工作、生產,還要贍養老人、照看孩子、經營家庭,非常不容易。過年來部隊了,我們代表黨委機關看望慰問一下她們,轉達部隊的謝意,匯報親人在部隊的表現情況,送上組織的關懷與溫暖。抵得上平時一大堆思想教育工作。那些滯留在營區的傷殘官兵,大都為部隊建設作出過突出貢獻,住院官兵過節也更渴望得到關心照顧,抽時間去看望他們,與他們拉拉家常,交流情感,密切聯繫,送上關懷,也是必須的。
三是逐一參加連隊過節的會餐。春節連隊的大餐,是一年到頭最為隆重、熱烈的聚會。有雞鴨魚肉等佳餚菜品,限量喝少量的紅酒或啤酒飲料。一般都安排在年三十的中午。由於全旅基本居住在一個大院裡,每到這一時刻,我和旅裡其他領導一起,都要儘量每個連隊都要走到,對連隊官兵說些鼓勵、祝福、拜年的話,與官兵們共同幹一杯「同心酒」。連隊聚餐有個習慣,喝酒時都要呼喊口號:「1、2、3,幹!」當我們與官兵們共同呼喊著乾杯時,節日氣氛也就推向了高潮。直到現在,每次到全國各地去,見到昔日那些老部下,一起聚餐時還是要呼起那樣的口號,仿佛又回到過去的時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