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
我作為一個男生,就個人而言,遇到過女生坐後排的情況,會覺得非常受侮辱。
在我看來,平輩甚至晚輩坐在後座,就等於把我當作司機,相當不禮貌。
而乘坐人是女性,更給我被提防被不信任的感覺,讓我十分不悅。
人與生俱來有領地意識,位置問題在任何環境都是敏感問題,車內空間也不例外。坐車時選擇位置,很敏感,不過也很明確簡單,相比酒席排座次,一點不微妙。
我的經驗是,被他人接送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般平輩/平級接送還是坐在副駕比較好,如果接送的長輩領導,肯定對方是坐後座的,表明自己為對方服務的立場。也有位尊者特地坐副駕的情況,表現自己平易近人的立場。
我耳聞親歷過一些關於坐車禮儀的坑,如下:
1. 大學老師年輕時出國訪學,外國學者開車送他去學校,大學老師一屁股坐在後座,外國學者就教育這個老師:「你坐後座簡直把我當司機」該老師遂坐在副駕位置。
2. 在學校的時候,接一個大學老師,那老師坐在副駕後面(一般位尊者都會選擇坐在駕駛座的對角位置),我當時把副駕調得很後,看到這情況,趕忙調回去,連忙道不是。
3. 一次請多人吃飯,回去就我一輛車,多兩人,當時交往的女友嘴上說要走回去,我沒留,真讓別人坐副駕了,後來女友好好發了一陣脾氣。
總之,在某些情況下,前排/後座的位置關係無意間映射了「內/外」「尊卑」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
縱然很多小型車的副駕一般都比後座舒適度高,但一般位尊者都願意坐在後座,與駕駛員進行空間區隔。
縱然知道副駕最為危險,親友也願意坐在前排,以表現對駕駛人勞動的尊重。
轉引國內一些出版物對於坐車禮儀的相關敘述吧:
1. 郭宗昌主編. 文明禮儀讀本[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4.08,pp.60-61.
2. 丁棟軒主編. 大學生禮儀規範教程[M]. 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9.07,p.64.
3. 徐磊著. 職場螞蟻 Boss的思維你get到了嗎?[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6.08.
當然禮儀文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東西,有人說:「副駕乃女主人之專座,別的女性坐會引起嫌疑」,這樣的觀念也為一些人所接受。
我稍微搜了一下,大概看到和」副駕女主人專座論「有關的兩條新聞。
一條為2020年臺灣三立新聞網的報導:《女同事搭便車坐副駕!女友理智秒斷線 網看傻:是國際禮儀》
這條新聞的主要內容是車主的女友發現其他女性拉了東西在車主座駕副座上,十分不滿。
一條為 2017 年 8 月 10 日都市快報的整版文章:《你的副駕駛座是不是老婆或女友的專座?開車的和坐車的爭論激烈》(其源頭應該是 2017 年 8 月初的微博文章)
這兩條新聞的主要內容亦為車主的女友不滿其他女性坐在汽車副駕,不過這條新聞裡,車主女友和其他女性是同時乘坐車主座駕的。
總之,「副駕女主人專座論」可以看成一種網絡文化加上傳統媒體推波助瀾的產物。
這裡可以看出話語媒體的無聊:從 2017 年開始炒,一直炒到現在 2020 年自媒體還在炒冷飯,也可以學術一點說,從這個案例得以看出當代華語亞文化的生成過程。
綜上所述,「副駕女主人專座論」可以歸於一種亞文化,「前卑後尊」論則可以看作一種更加古老且普世的「國際禮儀」,兩種觀念都各有其理。
既然禮儀文化是不斷生成發展的,如果採用一個審慎的視角去發掘兩種觀念背後的文化土壤與歷史語境,則可以得到更多有趣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