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色變」的PM2.5危害

2021-02-12 安利雲學堂

什麼是PM2.5

PM2.5是英文名詞ParticulateMatter(顆粒物)2.5的縮寫。它表示空氣動力學等效直徑等於和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

人體能阻擋PM2.5嗎?

由於人體的生理結構特點,所以對於小於2.5微米的汙染物顆粒沒有任何過濾阻攔能力,而PM2.5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暴露出其極大的危害。

PM2.5的危害

由於PM 2.5汙染物的粒徑小,能吸附有毒有害化學物及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並隨呼吸進入人體的呼吸道,刺激鼻黏膜、支氣管黏膜等敏感部位,或者被直接吸入到肺部,誘發疾病。

如果這種細顆粒物進入肺泡後,可迅速被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分布到全身。其次,它會損害血紅蛋白輸送氧的能力,對貧血和血液循環障礙的病人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如: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狀動脈等心臟疾病

由於這些顆粒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

目前已知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包括:

以下更多讓人吃驚的數字僅供參考:

隨著研究的深入,發達地區對經常接觸高濃度PM2.5的孕婦進行調查,發現高濃度的細顆粒物可能會影響胚胎的發育,並且大顆粒物的濃度與新生兒的死亡率上升,低出生體重和宮內發育遲緩等有相關性。

在歐盟國家中,PM2.5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而PM2.5還可成為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推波助瀾。

國外的一個調研可以幫助我們更直觀的了解PM2.5與疾病發生的相關性。調研結果顯示,如果PM2.5超標後,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話,醫院心血管系統的急診及死亡要增加6%~7%,高血壓病的急診要增加5%。

PM2.5如此兇狠,抵禦它、戰勝它,才能保障我們的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你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訪問安利教育網知識小百科!

相關焦點

  • PM2.5的危害竟然這麼大!
    呼吸是必須的事,因此作為呼吸系統中轉站的肺部是跟外界環境接觸最頻繁的器官,而且肺是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人每天的呼吸將大約1000升的空氣送人肺中,空氣中漂浮的許多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到肺部,造成各種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
  • PM2.5是肺的最大天敵 除2.5負離子長壽儀護肺有道
    霧霾天最大的空氣汙染物就是PM2.5,空氣中的有害顆粒越小對人體的危害程度越大,小於2.5微米(相當於頭髮粗細的1/30
  • 【附小推薦】怎麼選擇pm2.5口罩
  • PM2.5的危害太可怕,怎樣才能做到有效的防護呢?
    近日霧霾,各地紛紛啟動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這次主要的汙染物仍然是以PM2.5為主。但是朋友們,你們了解PM2.5對人體的危害嗎?
  • pm2.5檢測儀靠啥取勝?當然是核心傳感
    pm2.5檢測儀也自然而然的飛入尋常百姓家。有人可能會疑惑,我能查詢到pm2.5數據啊,為什麼還要買個pm2.5檢測儀?是的,現在幾乎所有的天氣類app,都調用的是官方環保局遍布全國的檢測站點發布的數據,但是有一點大家容易忽視:官方發布的pm2.5數據是室外某地區某時段的平均值,而室內和室外的pm2.5數值差別很大。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PM2.5標準及其危害性
    所謂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又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其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
  • 臺灣因暴露PM2.5死亡者逾6000人
    日前臺灣大學揭露一項調查,2014年因暴露PM2.5死亡者逾6000人,且6成集中在中南部。      空氣汙染扛不住!大家好,我是到了秋冬季節就犯鼻炎的人肉空氣汙染檢測儀撩叔。又到了空氣汙染的高發期,一大波口罩已經被叔收進了購物車,海峽對岸的寶寶們,也同樣面臨pm2.5爆表的難題,果然是同呼吸,共命運。
  • PM2.5究竟是什麼?
    汙染早已演變成為全球問題關於PM2.5的本質及其危害大家可能此前有所耳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PM2.5(視頻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它也稱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能進入肺部)。
  • 「PM2.5口罩」有用嗎?
    隨著我國霧霾天氣的常態化,PM2.5防護口罩的銷售異常火爆。在某寶上搜索「pm2.5口罩」,能搜出數萬件商品。棉布、棉紗、無紡布、活性炭層等材料的口罩可謂五花八門。這些PM2.5口罩對PM2.5真的有效嗎?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相當於針尖二十分之一大小。
  • 防範PM2.5,選對口罩很重要
    雖然PM2.5粒徑小,卻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並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帶給人體的危害也非常大,PM2.5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和警惕!   三、搭載細菌病毒進入體內可致癌 PM2.5除了自己「幹壞事」以外,還會像一輛輛可以自由進入呼吸系統的小車,將細菌、病毒等其他致病的物質搭載進來,進到呼吸系統深處造成感染(如禽流感、伊波拉病毒等),嚴重的還可以導致癌症,從而致人死亡。
  • 【環保知識4】PM2.5的定義、危害及防治措施
    綠色出行如減少開車,搭乘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騎自行或步行,提前淘汰老舊機動車,選購清潔燃料或是小排量環保汽車,均可為降低PM2.5濃度出一份力。對於每一個人來講,治理空氣中的PM2.5汙染和倡導的低碳生活方式是一致的,最重要的是減少汙染物排放。
  • 室內吸一支煙危害有多大? PM2.5值瞬間大幅飆升
    均為曾詩怡攝  紅網長沙縣站2月28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尋芳)眾人皆知,吸菸有害健康,但這危害到底有多大,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昨日,記者做了一個簡單小實驗,一根充分燃燒的煙就可讓室內PM2.5值瞬間飆高,遠遠超出人體健康的安全數值。
  • PM2.5危害大!但是比它更厲害的汙染源你卻不知道!
    以北京為例,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長期霸佔汙染物之首的PM2.5最近已被臭氧替代,而且它的危害並不亞於PM2.5:看到臭氧汙染超標的數據你是不是很驚訝?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不是要「保護地球臭氧層」、「防止出現臭氧空洞」嗎?怎麼臭氧成了汙染物?
  • 臺灣因暴露PM2.5死亡者逾6000人
    又到了空氣汙染的高發期,一大波口罩已經被叔收進了購物車,海峽對岸的寶寶們,也同樣面臨pm2.5爆表的難題,果然是同呼吸,共命運。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中指出,PM2.5問題再不解決,連呼吸都會死人。日前臺灣大學揭露一項調查,2014年因暴露PM2.5死亡者逾6000人,且6成集中在中南部。撩叔印象中,南臺灣一直是山清水秀的好去處,沒想到現實生活中「妖氣」如此之重!
  • PM2.5是什麼??? 您知道嗎???
  • 中國PM2.5汙染死亡地圖
    PM2.5對人群健康的危害堪比菸草,甚至猛於菸草。研究顯示,在2013年這74個城市共死亡303萬人,其中PM2.5汙染相關死亡人數佔31.8%。在因心血管疾病、肺癌和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人群中,與PM2.5汙染相關的死亡人群分別佔35.3%、46.0%和15.7%。在與PM2.5汙染相關的全因死亡人群中,心血管疾病、肺癌和呼吸疾病分別佔47%、11%和6%(圖1)。
  • pm2.5口罩真的防pm2.5嗎?
    據介紹,普通的紗布口罩就是纖維口罩,它的阻流原理就是一個機械阻擋作用,通過這一層一層的機械阻擋,可以把大的顆粒阻擋住,但是直徑小於5微米的顆粒物阻擋不住,更不用說PM2.5的顆粒物。然而,PM2.5是非常細的顆粒,要阻隔PM2.5顆粒,對技術有較高的要求。如果要想讓口罩能對PM2.5有阻擋作用,那口罩就要非常細密,人呼吸起來會很困難,另外價格也會較高。
  • 6處身邊易被忽視的PM2.5來源
    美國EPA跟WHO就曾經指出,室內的PM2.5其實比室外還要來得高。PM2.5 對健康的影響懸浮微粒不只危害呼吸道,也造成癌症、心血管疾病。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經由鼻、咽及喉進入人體,不同粒徑大小的懸浮微粒,可能會導致人體器官不同的危害,例如呼吸道疾病、癌症、新生兒低體重、心血管疾病。
  • 穹頂之下:幾張表看懂國內外PM2.5標準
    1.美國環境空氣PM2.5標準  隨著對顆粒物汙染控制及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顆粒粒徑越小對人體健康危害越大。1997年7月18日美國國家環保署(USEPA)對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進行修訂,將PM2.5納入標準中,並制定為期17年的長遠工作執行計劃,積極進行PM2.5汙染的防治。USEPA制定的PM2.5標準值、AQI、空氣品質和健康警示(USEPA,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