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噴子: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千萬內地網友被逗樂了~

2021-02-13 PPmoney

某港媒刊登了這麼一篇文章

文章核心內容就一句話

「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

(支付寶是做錯了什麼嗎??)

不少內地網友看過文章

第一反應不是憤怒或者有情緒

而是笑到不能自已!!!

一起來感受一下

這位香港噴子毫無邏輯的奇葩爆文

此文一出瞬間成為內地的朋友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網友紛紛強忍著爆裂的笑意

為這個噴子糾正一下Ta對支付寶的偏見

文中說

「支付寶要用手機支付,手機體積比卡大

為什麼能帶手機上街,就不能帶一張卡?」 

這句話真的讓吃瓜群眾一臉懵x

難道這位作者出門上班都不帶手機的嗎?



文章裡拿支付寶和八達通作比較

直指支付寶不如八達通!

八達通是和信用卡掛鈎的

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

支付寶要預先充值,有錢才能用



這個問題充分體現了作者強烈而混亂的邏輯思維

又不講理的霸道氣質

但為了讓香港同胞了解我們使用的支付工具

小夥伴還是選擇像個爸爸一樣耐心解釋

這位朋友,你不知道支付寶可以綁定各種卡的嗎?


就連共青團中央的官網微博上

都轉發了這篇港媒的文章

不少網友看到這篇文章後紛紛表示:

上次看到這麼骨骼驚奇的神文我的手機還是諾基亞!



文章又進一步抨擊支付寶不能走出國門:

你可以拿著手機去日本的秋葉原買電子產品嗎?

你可以拿著手機去日本搶購馬桶和電飯煲嗎?

真的可以...

支付寶早在2015年就已進入日本

目前日本已經有2萬多家商店可以使用支付寶

並且地區範圍正在快速擴大

其中,也包括了日本秋葉原的電子產品店! 

不僅是日本

早在兩年前支付寶就已經走出內地市場、走向國際

支付寶首先與臺灣玉山銀行達成合作

就在今年,支付寶與支付處理服務First Data Corp達成合作協議

成功進軍美國

支付寶北美總裁表示:

「這將使支付寶在美國無所不在

並於隨後進軍更多國家。」 


不過幸好

除了內地的小夥伴

有部分與時俱進的香港網友

也跳出來表示:

這...這也太弱智了,不能忍啊!懟它!


其中不乏MVP級別的吐槽

「用過支付寶的人,根本不會再用回信用卡

正如用過智慧型手機,就不會再用大哥大。」

隨後網友還送上大批關於支付寶的乾貨

為噴子漲漲姿勢


內地的網友此時已笑cry

評論區金句頻現


前有臺灣專家

「內地人買不起茶葉蛋」

後有香港噴子

「上等人不用內地支付寶」

小P覺得這種無腦黑的行為真的很低端

醒醒吧噴子們

是時候擁抱科技發展的成果

讓自己跟上社會的步伐了

支付就用支付寶

餓了就叫餓了麼


PPmoney五周年福利

餓了麼外賣紅包免費送



閱讀原文,領外賣紅包

一塊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福利吧~

今日互動

對於這個不用支付寶的香港「上等人」

你怎麼看?

! 請 在 公 眾 號 留 言 !

↓戳這裡,領餓了麼外賣紅包!

相關焦點

  • 某香港網友: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我一個湛江佬睇完笑到肚痛!
    近日某港媒刊登了這麼一篇文章文章核心內容就一句話「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支付寶是做錯了什麼嗎??)不少內地網友看過文章第一反應不是憤怒或者有情緒而是笑到肚痛!!!就連共青團中央的官網微博上都轉發了這篇港媒的文章,不少網友看到這篇文章後紛紛表示:上次看到這麼骨骼驚奇的神文我的手機還是諾基亞!
  • 某香港網友: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我一個廣州仔睇完笑到肚痛!
    近日某港媒刊登了這麼一篇文章文章核心內容就一句話「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
  • 香港網友:「我們上等人才不用支付寶」,石灘人看完笑了!
    那個比現金、銀行卡時代還要便利的支付方式已慢慢地佔據了我們石灘街坊的生活裡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就在前些天,阿zo看到一份報導一篇出自香港一位投稿作者之手的文章——「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不僅是日本,早在兩年前支付寶就已經走出內地市場、走向國際,支付寶首先與臺灣玉山銀行達成合作。
  • 香港港鐵能支付寶購票了!內地遊客無需換港幣
    【TechWeb報導】11月25日消息,支付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香港港鐵正式接入支付寶和支付寶香港錢包。
  • 10月1日起,香港八達通卡不用就要收15元!
    這兩天,內地網友吵翻了,原因是八達通公司發布了一則消息。
  • 香港餐館賣北京水餃上海雲吞卻「不接待中國旅客」,網友:門口還貼著微信支付寶…
    【香港餐館賣北京水餃上海雲吞卻「不接待中國旅客」,網友:門口還貼著微信支付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香港全城同心抗疫,但期間卻有餐館藉機煽動仇視情緒。報導稱,佐敦一家餐館打著所謂保護客人和員工安全的旗號,聲稱「暫不招待所有『中國旅客』」,被網民狠批。
  • 內地蘭芳園與香港蘭芳園沒有關係?
    但一些細心的網友發現,望海國際廣場這家「蘭芳園」的招牌與杯子上印的是1968,而香港蘭芳園是1952年開店。內地蘭芳園在各城市的分店,裝修上都統一採用深綠色的香港地鐵站颱風格,與香港老字號蘭芳園的鐵皮檔、大排檔的「造型」不同。但其商標的深綠色外框、字體、星標年份等設計布局都與香港老字號蘭芳園的商標十分相似。
  • 內地女生在香港機場被罵娘潑粥,香港網友回復亮了...!
    而她在文中提到的她的閨蜜@hey_yax也在微博上表示很憤怒,對待這樣的情況很生氣!(圖片來源於觀察者網) 關於此事,在臉書上也引起了不小的關注。許多香港網友也紛紛表示,這樣的服務態度是不對的,並強烈建議兩位妹子向香港旅遊發展局投訴,「一定要追究到底」!
  • 支付寶悄悄向香港金管局申請支付牌照!
    市場消息指,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已向金管局申請支付工具的營運牌照。
  • 19歲香港女生:媽媽,我們能不能搬到內地住?
    不要說誰砸磚頭就優先抓誰,你不砸就可以不用被抓,一個兩個戴著口罩和帽子,難道你要警察一個個辨認後再抓嗎?整天說警察用暴力武器,那是要取決於你們有什麼準備嘛。要是用的東西對你們沒什麼影響,那還叫驅散嗎?還叫清場嗎?整天說以前(警察,編者注)沒這麼多催淚彈,沒有那麼暴力,那以前的示威者又何曾帶這麼多裝備呢?
  • 19歲香港女生:我們能不能搬到內地去住?
    不要說誰砸磚頭就優先抓誰,你不砸就可以不用被抓,一個兩個戴著口罩和帽子,難道你要警察一個個辨認後再抓嗎?整天說警察用暴力武器,那是要取決於你們有什麼準備嘛。要是用的東西對你們沒什麼影響,那還叫驅散嗎?還叫清場嗎?整天說以前(警察,編者注)沒這麼多催淚彈,沒有那麼暴力,那以前的示威者又何曾帶這麼多裝備呢?
  • 如何在香港高鐵網站上購買一張去內地的高鐵票?
    9月23日廣深港高鐵就要正式通車了,早在上一周就已經開放了網上購票平臺,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試一試? 通過網上購票的渠道有兩種,第一種就是12306網站,相信大家對內地這個鐵路購票網站並不陌生,所以今天我們具體展示一下第二種,如何通過香港高鐵網站購買車票。 1.
  • 香港餐館賣北京水餃上海雲吞卻「不接待中國旅客」,網友一眼看到…
    有網民諷刺稱,「不招待中國旅客」,用的卻是「支付寶」、「微信支付」、「大眾點評」,且賣「北京水餃」及「上海雲吞」,做法可笑。 香港一餐廳張貼的「告示」被網友狠批。 也有人稱,「賣北京,食上海,還要收微信支付,內地支付寶和大眾點評,可恥又可笑」;「前後矛盾,要抗拒內地人,但賣中式食品,應該轉賣日本韓國餃子,義大利雲吞,鋪名餐牌改以英文日文韓文才是十足拒絕」。
  • 支付寶國際版來了:來華遊客無需中國帳號也能使用
    近日,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宣布,從本周二開始,將向前往中國內地的外國遊客開放使用權限。
  • 海外版支付寶上線:無需國內手機號銀行卡,可充值使用
    不過,隨著支付寶開創性的努力,這方面的障礙目前已被消除。從本周二開始,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將向前往中國內地的外國遊客開放使用權限。遊客一次充值就可以在長達90天時間裡使用支付寶應用,而不需要使用當地的銀行帳號或手機號碼。
  • 罷飲東江水後又要不買內地電——網友:也要用愛發電嗎?
    首先,是前天,港毒分子揚言要罷飲東江水,以擺脫內地對香港的水資源控制。港毒分子還聲稱香港每年花50億港元購水,是在供養內地。然後,這些港汕秀智商的言論,在網絡上被網友罵出了翔。不過,這些港毒分子、港汕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將智商下限一再拉低。然後於昨天又有重大宣布:要拒內地電力供應。
  • 66歲臺灣男演員:「沒錢就來內地賺」,網友:你來,我們歡迎您
    就比如曾經出演《刁蠻公主》的韓國人張娜拉,就在韓國綜藝節目上直言:沒錢就來中國撈!這句話本身就容易引起網友誤會,而很多人看到說這句話的人之後紛紛改口:「歡迎您老來內地!」有人說他的演技和李保田,李雪健等人有的一比,個人覺得這也是實話,能夠把演戲當成一種職業的好演員。
  • 內地駕照可以換香港駕照?假消息!
    「擁有內地駕照一年以上,即可免試辦理香港駕照。
  • 支付寶推出了國際版,它的界面很簡潔
    (AlipayHK)在內地的使用限制,緊接著上線了支付寶澳門版,再到今天的支付寶國際版。此次的支付寶國際版同支付寶澳門版一樣,並沒有像港版支付寶那樣擁有獨立的App,海外用戶在支付寶App用國際手機號碼註冊帳號即可,註冊過程會有帳號屬性選項出現,用戶可以選擇內地版和國際版,編者用美國手機號碼註冊了一個支付寶國際版帳號,成功註冊後發現其界面的簡潔度要比內地版寶支付高得多,僅次於支付寶澳門版的界面。
  • 支付寶發布國際版!外籍遊客可在中國境內自由使用,外國網友瘋狂了!
    支付寶在世界上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美國議員曾經詢問過Facebook的老闆為什麼不在美國搞一個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