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日報記者 王笑荷
最近兩天,一組名為《手術室裡小蘿莉和醫生叔叔的溫情一幕》的照片,刷爆朋友圈,紅遍各大網站、論壇,僅在人民日報微信上的閱讀量就突破了100000+。這位「暖男醫生」石卓,是地地道道的南陽人。9月20日,石卓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今年37歲的石卓,從小就在南陽市城區生活。1997年從南陽市第二高中畢業後,石卓考入鄭州一所高校,大學畢業後又考入浙江大學,攻讀小兒心外科碩博連讀研究生。2007年,石卓進入浙江省兒童醫院工作,現為該院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
這組讓石卓迅速「走紅」的照片,拍攝於9月18日上午。在一臺兒科心臟外科手術前,兩歲的小姑娘在手術室因恐懼而不停哭泣。
石卓是該手術的主刀醫生之一,他把裹在手術服裡的小女孩抱在懷裡,從手機裡翻出女兒愛看的「趣趣英語」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趁孩子止住哭聲專注看手機時,麻醉師火速進行了手術麻醉,小姑娘進入「夢鄉」,順利實施了手術。
石卓安慰小姑娘的過程,被同事拍了下來發到網上。如同慈父懷抱愛女,視患兒如己出,短短幾個小時,這組照片不僅刷爆了醫院同事的朋友圈,也受到各大媒體關注。
「這些都是我們工作的常態,沒想到這麼受關注!」對於意外「走紅」, 石卓顯得非常淡然。
大人做手術都會緊張,更別說小孩子了。「在手術室裡,醫護人員對孩子都有類似的安慰,用語言、用眼神、用懷抱來安慰他們,手術室裡幾乎所有人都這樣做過,這種畫面十分常見。」他說。
是否每次術前疏導都這樣?石卓的回答很誠懇:「只要有空都會這麼做。」
照片在網上流傳開後,不少人說石卓成了「名人」。石卓卻認為,大家所關注的並不是一名普通醫生,而是對醫患關係改善的期待,對和諧社會關係的認可。「如果大家都多一點耐心、包容和理解,社會矛盾會越來越少。」
由於工作繁忙,石卓很少有正常的節假日,每次回南陽也都是匆匆忙忙。「家鄉變化太大了,每次回去感覺都不一樣!」石卓笑著說。
節假日要值班,回南陽看望父母基本都是在雙休日。父母心疼兒子工作辛苦還要奔波勞累,反而是去浙江看望他的時候比較多。一年回南陽一兩次,老同學、親朋好友見了都很親切。
「雖然不常回去,心裡非常牽掛!」石卓說,在杭州,南陽老鄉經常聚會,暢談家鄉發展變化。「家鄉是我們的驕傲,我們也要努力工作,為南陽人、河南人增光添彩!」
祝願小姑娘早日出院,希望她身體棒棒噠,快樂成長!
電話:63165890
郵箱:ny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