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組同志在查閱帳目
翻閱資料、走訪群眾、實地調查……幾天時間下來,在查閱五桂村財務資料時,巡察組發現了一件蹊蹺事:該村的65萬扶貧資金並未用於本村扶貧項目,而是用在與紅星村共建的一家「土雞養殖合作社」,入股合作社的部分本金不久又通過鎮財政所「倒騰」回本村。
「這家合作社的帳目資金一直入不敷出,可能有問題。」從事財務工作多年的組員小賈看出端倪。
經過仔細查閱,巡察人員發現紅星村土雞養殖場的財務管理非常混亂,帳面反映的成品雞銷售數量不清楚,存在收入未入帳的情況;購買雞苗和飼料基本都是使用現金,以白條入帳,支出無法核實。更奇怪的是,該養殖場關閉時,不僅毫無收益,還欠了50萬元外債。
「扶貧資金事關困難群眾切身利益,必須重視!」巡察組連夜開會分析疑點,商討查證辦法,並決定第二天一早到紅星村一探究竟。
根據現有資料,巡察組兵分兩路,一組到紅星村找相關人員談話,另一組現場走訪,向村民了解情況。
「五桂村投在你們養雞場的錢是咋用的?」巡察人員來到紅星村,開門見山地問李清忠。
「買雞苗和飼料。」
「為什麼大多以白條入帳?」
「當時沒拿到發票,後來忘了。」
巡察組趁熱打鐵,繼而詢問了成品雞銷售情況、養雞場收益等問題。隨著問題的一個個拋出,李清忠開始有點語無倫次,神色也有些慌張。
巡察組隨即走訪了合作社的其他成員,發現大家對資金使用情況都不了解。另一小組則收到當地群眾反映:「這個養雞場有點奇怪,根本沒見裡面養多少雞」「這麼大個養雞場,不僅沒見到幾隻雞,更別說運出去賣了。」
根據走訪群眾和談話情況,經過綜合研判,巡察組初步認定,紅星村相關人員涉嫌夥同五桂村相關人員以村集體名義成立合作社並侵吞、挪用扶貧資金。巡察組將問題線索按程序移交區紀委監委深入調查。
經查,2011年至2012年,清泉鎮五桂村作為市級相對貧困村,申請的65萬元養殖項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到帳後,實際入股養雞場僅26萬元,其中,被李清忠、白德金等人私分8萬,通過虛列支出、虛構對外債務等方式用於支付紅星村修路款18萬元,並未入股的39萬元則被挪作他用。
2018年8月29日,青白江區紀委監委對五桂村、紅星村「兩委」書記、主任及成員共6人作出開除黨籍處分,並將涉案的7人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紀委監委 肖汶君 鄧韜)
(投稿電子郵箱:zyjwgjj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