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海州警方在梳理近期網絡詐騙線索時,發現居民王某的微信及銀行帳戶每天都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資金匯入,且匯款大多備註「某某團隊」、「某某團隊400*20」等字樣,行為與民族資產解凍類十分相似。情況異常,偵查員於是隨線追蹤,進一步獲取了王某加入的「13分會群主群」相關聊天記錄,判斷王某極有可能參與了民族資產類詐騙團夥,並在團夥中負有重要作用。據此,海州警方遂報請連雲港市反詐中心,成立了專案組,攜手展開偵查。
經進一步工作,專案組發現海州居民王某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款項後,轉入了廣西籍許某的微信帳戶,後通過擴線偵查研判,趙某等十餘名犯罪嫌疑人逐漸浮出了水面。專案組認為這是一個以趙某為首,丁某、許某、陳某等人為骨幹成員,打著「疫情後政府補貼」的旗號實施網絡詐騙的犯罪團夥,遂通過資金查控等方式順藤摸瓜,逐步弄清了該團夥的組織架構、運行模式、資金鍊條等基本情況,以及他們在黑龍江、山西、廣西、江蘇等六省九市的活動軌跡。
充分掌握該團夥犯罪事實後,專案組於6月7日兵分四路遠赴廣西、陝西、山西、黑龍江等地展開抓捕行動。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他們架網守候,成功抓獲了骨幹成員丁某、許某、陳某3人。此後,海州警方又奔赴多個省市、歷經5個多月持續偵查,陸續抓獲了覃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涉案資金50餘萬元。然而,讓專案組成員深感意外的是,這些犯罪嫌疑人竟然都是50多歲、低學歷、來自全國各地的婦女,且被抓時還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法,有的甚至還反問民警:為什麼抓我?
到案後,面對民警的批評教育和大量鐵一般的事實,嫌疑人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最終放棄抵抗,陸續交代了犯罪事實:該團夥組織者聲稱國家為了補貼老百姓,搞了一個項目叫「疫情後精準扶貧生活補貼」,只需繳納20元的制卡費,每個月即可領取3800元生活補貼,且可連續領取十年,目標主要為年齡較大的人群。其間,主要採取以少聚多手段,利用受害人貪圖小便宜的心理,來騙取極大數量的受害人。
海州公安分局反詐中心辦案民警介紹,趙某等人為騙取受害群眾的信任,專門偽造國家扶貧機關工作證件、國家公文等資料,讓受害群眾對該項目深信不疑,同時充分把握受害群眾「以小博大」的心理,在全國範圍內迅速發展團夥成員,短短的3個月微信群便發展到上百個。該組織在全國設1個總會18個分會,其中連雲港地區為「13分會」,分會長即是總代理下面的一級代理人,同時還設立了督察部,防止群內人員發表不當言論。然後,該組織通過樹狀擴散的方式,瘋狂發展下線會員,案發時全國受騙群眾已達2萬多人,涉案金額100餘萬元。
到案當天,犯罪嫌疑人即被警方依法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目前,海州警方已將抓獲的10名涉案嫌疑人移送給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