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我只是一個志願者

2021-02-23 信陽市公益志願者協會


家住溮河區車站辦事處四裡棚的程立,每天凌晨3點就會起床,騎半小時自行車來到「愛心粥屋」。配菜、熬粥、盛粥,擺放桌凳、收拾碗筷,一直忙活到7點多,再騎十幾分鐘自行車趕到供職的機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等到下午5點下班,他再趕到粥屋,買菜、配菜,整理帳務,忙裡忙外的到晚上9點,然後回家休息。

「他已經這樣堅持半年了。」3月18日,信陽市公益志願者協會會長李清平說,「粥屋開始奉粥以來,他一天都沒少。」



從2015年9月初開始運轉至今,平橋區的「愛心粥屋」每周五天為100多位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已經半年。期間無數的愛心人士捐款捐物、2000多人次的志願者參與服務,程立是其中一個一天也沒落下的志願者。

「粥屋剛開時確實很累,除了要買菜、配菜,還要管粥屋的帳目,加上接收來往的捐款捐物。」程立說,「前兩個月志願者少一些。現在好了,單是配菜就已有何宏、許素新他們四五個人了。」

程立也沒想到自己能扛過來,而且扛成了一種習慣。從開始在粥屋做志願者,程立就沒想過讓自己公司裡的人知道,他認為這是自己的私事。

程立很能幹,他每天的工作生活時間基本都精確到分鐘。早晨3點起床,10分鐘洗漱,騎車到粥屋時最穩定的時間是3點42分。粥屋關門後他騎自行車趕到公司要10分鐘,遇到環衛工人吃飯結束早的時候,他還能在公司的宿舍裡眯上一會兒。

隨著來粥屋幫忙的志願者越來越多,粥屋也越來越熱鬧,但程立每天的作息時間卻從來沒有改變。

「我每天起床和做事從來不猶豫。」程立說,「習慣了以後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陀螺,不過我是只顧自己去轉動。」

如今,穩定來粥屋服務的志願者有50多人,大家開始排好值日表,而程立值日和不值日沒什麼兩樣,因為他每天都到。   在平橋區區直工委的引導下,穩定參與愛心粥屋服務的志願者成立了「平橋區青年志願者協會愛心粥屋黨支部」,程立這個老黨員在這裡也找到了組織。

知道記者要採寫自己,一番溝通後程立給記者發來兩張照片,是公司2014年度、2015年度發給他的榮譽證書,都是「愛崗敬業獎」。

程立在接著發來的信息中說:「不知道把這個發給你合適不合適,我只是一名志願者!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志願者在做公益時不會影響自己正常的工作,只不過是做自己喜歡的、力所能及的小事時犧牲自己業餘時間多點而已。」(《信陽日報》3月26日刊登)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立志奉獻的人生——晉城市城區基督教會按立聖職
    接下來宣布此次按立組成員:主按牧師是山西省基督教協會副會長牛天平牧師,襄禮牧師是晉城市基督教協會副會長王麥奎牧師、晉城市基督教兩會常委程章虎牧師;今天教會按著聖經的教導,根據教會的工作需要按立馮豔麗姊妹為教師;按立:許景報、郭家、焦青林、王淑霞、都燕琴、馬慧琴、楊玲為執事。王牧師介紹按立人馮豔麗姊妹的學歷、經歷、信仰、品德,牛牧師宣布舉行按立聖禮。
  • 北京法官故事丨程立:「學霸」長成記
    就在此時,程法官將一張數據表格拿了出來。仔細一看,原來她給雙方當事人算了個總帳,還對每一筆還款都做了界定!外行看了,只知是一團亂麻被她理順當了。但內行一看,這整張表格全是「知識點」啊!最終,申請執行人作出讓步,同意調整超過法律上限的利息,予以多退少補;被執行人一聽,心悅誠服,很快便按照程立製作的表格方案,將餘下的605萬元案款一次性履行到位了。自此,多起糾紛,一朝清廓。
  • 作為志願者的她強忍悲痛堅守抗疫一線
    親人去世,作為志願者的她強忍悲痛堅守抗疫一線-記南焦坡村志願者焦雅鑫
  • 53KG的程瀟被人叫「奶瀟」,網友:這種身材再多5斤我也願意
    說到程瀟的身體,很多人首先反映的是胸部,然後腿很粗,這樣的身材還可以嗎? 宇宙少女程瀟的身材,她會是你理想的類型嗎?
  • 志願者心得體會
    我是一名基層民政工作者,直接服務於最基層的民政對象。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在脫貧攻堅的戰役中,民政部門擔負了政府兜底的艱巨任務,我們民政人的責任重大。為更好的為貧困群眾服務,有幸參加了嵩縣「三區」計劃項目的志願者。2010年12月7日,我很榮幸能成為以傳遞愛心、志願服務,樂於奉獻、不求回報為宗旨的這樣一個團隊的成員之一。
  • 程瀟一直不火?
    錢楓是小鮮肉一路發福到現在,一沒約束就又胖回來,立的flag全倒了。反正也不走演員路了,就安心當個主持人,偶爾再接下綜藝,這些活動對身材外貌的要求不是那麼硬性那麼高,所以就有了現在的錢楓。畢竟帥過,錢楓也是一邊懷念瘦瘦的自己,一邊不忘塞飯。2、吳宣儀媚粉?
  • 程瀟身材傲人卻走可愛清純路線 網友:太羨慕了
    於程瀟的身材,網絡上爭議很大,有人覺得她身材很好,有人覺得她太胖了。
  • 志願服務,你我同行:為視障志願者喝彩
    寫有「志願服務,你我同行」字樣的「藍心」標識今天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志願人員日,國內稱「志願者日。
  • 大連小夥本想去長沙,結果陰差陽錯滯留武漢,成了網紅志願者……
    於是,他上網搜索志願者,想找志願者來幫助自己。蔣文強:當我搜志願者的時候,下面就蹦出有招聘的東西,上面四個字吸引了我的眼球——「包吃包住」。  應聘第二天, 「大連」就進入了病房。對於自己第一次進病房的情景, 「大連」記憶猶新。其他志願者戴兩層手套,而他戴了三層,用膠帶捆得嚴嚴實實。
  • 輪椅上的守護者 ——中同村志願者劉斌
    「我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我更是一名黨員,我只是行動不便,但還有雙手可以用,我願意成為志願者,到一線去,保衛我們的村莊,守護我們的家園。」2021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同村村民劉斌找到村委,堅決要求報名參與抗擊疫情志願者,到檢測一線去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劉斌,中同村村民,中共黨員,一次意外的事故導致他雙下肢殘疾,從此只能依靠輪椅活動。
  • 我是一個兵——抗洪新兵張力元
    「我來!」8月21日,石壩社區幹部和志願者清淤現場,面對阻礙,一個身影迎難而上,貓身鑽進狹窄的樓梯間裡,隨後,隨著各種瓷磚、紙板、棉絮等雜物一一被清理出來,水流終於把剩下的淤泥順利地衝了出來。「這裡下水道蓋蓋遭水不曉得衝哪裡去了!」「我來!」一個身影蹲下去,臉頰幾乎貼著汙水,雙手在水下摸索著,把被洪水掀翻的下水道柵格找回來復位,防止有人誤落入其中。
  • 90後姑娘辦「身後事」:立遺囑時將房產留給溫州的閨蜜
    這次疫情,小陳看到一個又一個的醫護人員獻出生命,看到無數的90後報名支援武漢,她觸動很大,決定把捐贈遺體和名下的房子都「託付」給閨蜜處理。「其實我有暗示過她,我說:萬一我有意外了,你幫我捐了,然後房子歸你。她覺得我開玩笑,罵我烏鴉嘴,還說童言無忌。」小陳說。
  • 鄱陽怡康養老服務建檔立卡戶親情護理技能培訓班召開
    7月29日,長護險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護理員培訓在鄱陽數字經濟產業園成功舉辦。此次培訓由縣醫保局、泰康人壽主辦,由鄱陽縣怡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承辦。針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而舉辦的扶貧措施,是我市又一落到實處的扶貧政策。通過對失能人員家屬進行專業護理培訓,將其家屬歸納到護理員隊伍中來,為患者提供較專業的護理,同時賺取護理費。
  • 遺體被找到,英雄學長程扶搖一路走好
    程扶搖是我校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2011優秀畢業生據了解,程扶搖是一個善工作的人。原本在外工作的他,四年前選擇回到家鄉當一名大學生村官。基層工作多而雜,不僅需要幹部有過硬的工作能力還要求幹部有良好的學習能力。
  • [湯寶在行動]我自願成為光榮的小志願者!
    張江湯臣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相信住在這裡的、和有所耳聞的人們都已經瞭然於胸了。這裡活躍著一大批熱心公益、服務彼此的好鄰居們、好家長們。今天,張江的下一代們在這樣睦鄰友好的氛圍中成長為了新一代的小小志願者。9月17日,由張江鎮晨暉路居委、晨暉路居民區自治金項目、湯寶樂社區活動營組織,成功舉辦了湯寶小小志願者的啟動儀式。
  • 錢程集團2周年慶典盛況,香港TVB著名藝人助陣!
    (錢程集團首席專家顧問段忠先生)本次慶典,特別邀請到錢程集團首席專家顧問、中國國防工業首席專家、中關村全國軍民融合促進會會長、深圳市軍民融合發展協會會長段忠先生發表講話,他談到國家大力倡導與積極支持「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美好前景,同時高度讚賞以錢程集團董事長周廣磊先生為首的精英團隊,以及對錢程集團予以厚望,祝福錢程集團未來前程似錦。
  • 【觀前店】NESPRESSO非凡禮程 即刻踏上奇幻尋寶之旅
    NESPRESSO非凡禮程閃耀開啟趕快踏上NESPRESSO的奇幻之旅感受冬日專屬的溫暖與禮遇為你在意的人送上美好歲月中的精緻咖啡機與靈動配件即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在NESPRESSO專廳 購買U, Umilk, Pixie Clips, Pixie 以及 Pixie Bundle咖啡機,立減200元購買CitiZ, CitiZ Bundle, Lattissima Touch, Lattissima Pro 以及 Gran Maestria咖啡機,立減400元
  • 【抗疫有我】陽光青年志願者—馬妹言
    我的名字叫馬妹言大家都親切的叫我「馬大姐」,這個稱呼我非常的喜歡,2020年的7月份我正式加入了這個有愛心的大家庭。
  • 金志勇:堅守卡點一個多月,爭做優秀志願者
    庚子新春,本來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喜慶節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始發武漢,波及全國,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弦。
  • 通城北港鎮:巾幗志願者 釋放「她」力量
    【全媒體記者 李索】3月5日,記者在北港鎮莊前社區綠康育苗基地看到,戴著袖章的婦女志願者們正在認真的為即將發往銷售地的辣椒秧苗進行打包、裝箱。據了解,綠康育苗基地是北港鎮返鄉創業青年劉志剛於2011年創辦的,年提供辣椒、黃瓜、西瓜等多種蔬菜實生苗和嫁接苗近千萬株,並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每年可安排6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基地打工就業,帶動周邊5個鄉鎮扶貧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