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對全球航空業者提出呼籲,包括筆記型電腦在內等電子裝置,應該全面禁止放在國際航班的託運行李當中,因為電腦內的鋰離子電池(lithium-ion battery)如果過熱,而且又剛好接近噴霧瓶罐,便可能導致爆炸起火,後果不堪設想。
聯邦航空總署日前對聯合國旗下組織提出一份書面報告指出,根據實地測試,可以重複充電的鋰離子電池如果變得過熱,放置位置又剛好靠近噴霧瓶罐時,就可能導致爆炸起火,而且爆炸威力相當強大,足以完全破壞民航班機機艙內的滅火設備。
報告當中進一步表示,一旦機上滅火設施遭到摧毀,那麼熊熊烈火將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最後恐將演變成「失去整架飛機」。
目前世界各國的飛航安全標準,是由聯合國旗下的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統一頒布,並經各會員國批准核可。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從本周起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飛航危險物品討論大會上,已將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的這份禁止筆電託運的建議列入議程。
筆記型電腦放在託運行李當中究竟有何安全風險,聯邦航空總署總共進行了10次實地測試,將充飽電池的筆電放在行李內,同時將加熱器放在緊貼電池的位置,讓電持處於「熱失控」(thermal runaway,又稱熱跑脫)的狀態。
測試當中,研究人員將目前法規允許放在託運行李內的8盎司容量瓶裝美發噴霧,與筆記型電腦綁在一起,在電池過熱的情況下,幾乎立即爆炸起火,而且火勢迅速蔓延。實驗顯示,與過熱電池接觸的情況下,只需短短40秒不到的時間,美發噴霧瓶就會爆炸起火。
聯邦航空總署指出,實驗結果顯示,由於筆電與噴霧器引發的火勢快速延燒,商用客機貨艙所配置的「海龍」氣體(Halon gas)滅火裝置,在爆炸發生時會遭到破壞,導致滅火功能失靈。
另外,爆炸引發的大火雖然可能還不足破壞飛機機體結構,卻可能損壞貨艙,並且讓屬於滷化烷的海龍滅火氣體外洩,最後變得火勢失控,完全無法撲滅。
其他幾項在現行規定當中允許放入託運行李的物品,例如指甲油去光水(nail polish remover)、俗稱乾洗手的手部清潔凝膠(hand sanitizer)以及消毒酒精(rubbing alcohol ),實驗結果也顯示與過熱電池接觸時,同樣會導致起火,只是不像噴霧瓶罐一樣爆炸。
聯邦航空總署在報告結論中強調,應該全面禁止國際航班的乘客將筆記型電腦放在託運行李當中,除非事先獲得航空公司許可。至於這項禁令是否要進一步擴大到國內航班,報告中則未說明。
聯邦航空總署表示,禁止筆電放入託運行李的建議,已經獲得歐洲航空安全署( European Safety Agency)、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集團(Airbus)、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國際聯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irline Pilots' Association)以及航空航太工業協會國際協調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Council of 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等組織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