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云:我們注意到國外疫情出現了蔓延跡象,日本、韓國、義大利、伊朗等國家地區都出現新冠確診病例。因為疫情可能會減少客商,尤其是亞洲、歐美地區客商的參展和觀展人數,這種影響是必然的。
中國展的屬性之一是國際化。中國展,全稱是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這個全稱始於1993年的第4屆中國展,從那年開始,中國展進入了「國際化」運作的進程,也是從那年起, 亞洲、歐洲、北美、南美等地的客商陸續雲集上海,形成了今天中國展的「國際化」態勢,很多中小企業確實也是從中國展上獲得第一份國外訂單而讓自己的產品「走出」國門的。更多的企業藉助中國展的平臺向世界展示的是產品的創新、品牌的價值和企業的實力。毋庸置疑,中國展的國際化屬性助推中國自行車行業在國際自行車舞臺上叱吒風雲二十多年。
中國展的屬性之二是開發中國內需。這對中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製造業來說也是個「剛需」,中國每年的自行車內銷量在3000萬輛左右,電動自行車內銷量也在3000萬輛上下。中國有著極其完善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業鏈,有著極其完善的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銷售系統,有著極其龐大的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愛好者隊伍。中國展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接中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業鏈的上下遊配套需求,形成行業供需的「內循環」。中國內需市場,特別是在外需被疫情制約的情況下,行業更應該通過擴大內需來拉動行業的經濟增長,開發內需市場,拓展消費渠道。
中國展的屬性之三是信息交流。這個信息指產業科技進步的信息、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的信息、消費市場動態的信息和行業發展趨勢的信息等等。有一次我在展會的最後一天,到一家展商的展臺和老總聊參展效果,他和我說的都是他在展會上得到的各種信息,他說這次展會給他最大的收穫就是「腦洞大開」。這讓我一下子想起1999年9月我參觀義大利米蘭兩輪車展和德國科隆兩輪車展的情景,那年觀展的我最大收穫如這位老總一般:腦洞大開、獲益匪淺。
中國展的屬性之四是展現自行車文化。自行車文化每年都會在展會上展現新的火花,體現自行車與城市的相融相生、與健康生活的相依相伴、與人類文明的相輔相成。在這一特殊時期繼續舉辦中國展,也是我們行業能更好地展現一種社會責任,樹立一種社會形象的機會。
凡此種種,中國展給予展商和觀眾的「乾貨」都讓參展企業的參展目的變得更加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