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出生的王水林,從小就喜歡犬,參軍在部隊時也接觸過軍犬,出於熱愛,王水林在2010年主動報名成為了警犬中隊的一名訓導員。
十年訓犬,與警犬相伴,這不僅僅是一份熱愛,更是一份責任。2010年,剛加入警犬中隊的王水林,自信滿滿,用他自己的話說,能做到「讓犬坐,犬就坐」,「讓犬趴,犬就趴」,他本以為訓犬工作會很快上手。
但事與願違,王水林初到基地就碰了壁,他訓導的第一條警犬性格剛烈,不讓他靠近,只要稍微靠近,就齜牙咧嘴想要咬他。
「它叫『飛虎』,是一條德國牧羊犬,體重有六七十斤,想要讓它乖乖聽話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對在訓練過程中遇到難題,王水林用真情打動它。為了能儘快適應訓導員的工作,王水林下班後仍留在基地陪著「飛虎」,餵食、消毒、理毛。每天早上一到單位,他就給犬舍清理糞便、散放,然後開始一天緊張而又充實的訓練。針對「飛虎」的性格,王水林改變方法,每次下指令都用最大音量,一遍又一遍訓導,這才讓「飛虎」聽話起來。但是一天下來,王水林經常喊到喉嚨沙啞。在王水林悉心照料和耐心訓練下,「飛虎」成長為一條出色的警犬,工作期間屢次協助案件偵破,並在2014年被評為一級犬。日復一日,周而復始,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常年一身髒、整天一身毛,王水林卻樂在其中。「去年在金華市局組織的警犬等級評定中,我們帶領的警犬中有20頭警犬被評定為一級犬,25頭警犬被評定為二級犬,評定成績位列金華市局前茅。」王水林自豪地說。今年的10月份,指揮中心接到警情,報警人稱自己的母親離家外出未歸,且其出走前流露出了明顯的輕生念頭。時間緊急,接到任務後,王水林馬上帶領警犬趕到現場,以失蹤者的鞋子為嗅源,在失蹤地的周邊開展地毯式搜尋。經過近一個小時仔細搜尋之後,王水林和警犬成功在一湖泊的岸邊發現了失蹤者。當時她正要作出輕生舉動,幸好救援人員及時趕到,避免了一場悲劇。「這樣的搜救警情很多,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必須第一時間找到。」王水林說道,只有把平時的訓練當成實戰,在實戰的要求下努力訓練,才能保證每次救援的成功率。對待訓練,王水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除了警犬基礎技術訓練,還要組織中隊全體進行實戰化訓練,在實戰背景中,發現警犬訓導員的訓練問題,及時解決訓練障礙。
十年來,王水林帶領著「警犬軍團」獲得過多個獎項:全省警犬技術比武室內搜捕第一名、第二名,金華警犬比武基礎服從科目第一名、第二名,撲咬科目第一名,搜爆科目第一名,團體第一等等。在各大展會搜爆安檢保衛、案件偵破工作中,王水林帶領的警犬更有著優異的表現。由於出色的表現,王水林也先後6次被義烏市局評為「優秀輔警」,並在2018年榮獲「三等治安榮譽獎章」。「我熱愛我的工作,警犬對於我而言是孩子,也是戰友。在這樣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能夠得到領導同事的認可,能夠幫助到群眾,我覺得很有意義也很值得。」王水林說。審核:沈一凡 編輯:金天留 作者:王佳秀 、王崢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