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三天的陰雨溼冷天氣,阻礙了人們出行的步伐,也打擊了人們獻血的熱情。昨天,明媚的陽光不僅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佛山祖廟參觀,獻血車也迎來了一位遠道而來的獻血者。
楊先生,來自寶島臺灣,酷愛旅行的他,十幾年來,足跡遍布全球十幾個國家。首次來到佛山的他,在遊覽完嶺南天地後,見到停在祖廟門口的獻血車上掛著的"緊缺O型血"的標語,馬上拿出臺胞證,挽起袖子,參與了無償獻血。
楊先生說在臺灣,他一直都有堅持捐血,而且次數已經達到20次,因為體重只有56KG,每次獻血都只能獻250毫升,聽到我們這裡有300毫升規格,他毫不猶豫的獻出300毫升的血液。
臺灣地區的無償獻血事業起源於1974 年,由紅十字會倡導成立了"捐血運動協會",並設立臺北、臺中、高雄、臺南四個捐血中心開展採供血工作.1990 年成立的"醫療財團法人臺灣血液基金會"為非政府、非營利的民間公益團體(NGO 及NPO),全面接管臺灣的無償獻血事業,並與紅十字會脫離,其董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目前該基金會下設6 個捐血中心、12個捐血站、255 個捐血點遍布全島。2011 年臺灣全島總捐血量為594.5 噸,定期捐血者比例為75~85%,國民捐血率達8.13%,遠高於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
在獻血招募工作方面,臺灣在獻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細緻而深入的工作,以開拓新的血源。如教育部門將血液知識和捐血觀念納入中學健康教育教科書,從而使捐血觀念向下紮根;針對17歲(臺灣的法定捐血年齡為17-65歲)的年輕族群加強宣傳,舉辦校園健康講座;定期邀請幼兒園及中小學生參觀捐血中心,觀摩捐血過程等。
在血源管理方面,無論何時走進捐血車或捐血站,都讓人感到非常明亮、整潔、溫馨、親切,色彩以粉紅、淺綠、淺藍為主,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布局簡潔、合理、實用而舒適,各類標識清晰完整,一目了然。
臺灣十分注重獻血者篩選,每個捐血點進門處的醒目位置都會擺放這樣的宣傳海報「誠實捐血行動」及「提醒您,不是每個人都能捐血」,使捐血者在捐血之前能夠自我篩選;在捐血者捐血之後,都會發放一張「良心回電」,使捐血者主動告知有危害血液安全的行為,並廢棄所捐血液。
在獻血服務方面,捐血者捐血達到5次、10次時,寄發感謝狀,以鼓勵他們持續捐血;每年舉行「捐血服務需求及滿意度調查」;捐血者生日或節日,發電子賀卡表示祝賀。
(摘自中國獻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