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4月5日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4月4日,記者從合肥市衛計委獲悉,該市正式出臺《合肥市「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設置將執行「中心控制、周邊發展」,即嚴格控制醫療資源豐富的中心城區的公立醫院數量,新增醫療機構鼓勵在中心城區周邊居民集中居住區,以及交通不便利、診療需求比較突出的地區設置。
一環內不再新增醫療機構
根據規劃,合肥市城區一環路內不再新增醫療機構,新設置醫療機構(不含門診部、診所)的規劃區域為城市建成區一環路以外區域;新增設置門診部(診所)的規劃區域為二環路以外。四縣一市按照縣(市)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醫療服務體系,著力提升服務能力。但是,傳統中醫門診部、診所的設置不受限制。 需要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時,在符合準入標準的條件下,優先考慮由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優先設置審批社會力量舉辦達到二級甲等以上建設標準的非營利性綜合醫院、資源稀缺的專科醫療機構、中醫或中西醫結合醫院,支持在新建城區、開發區、大型住宅區等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區域舉辦醫療機構。
二環外將增16所綜合醫院
城區一環路內不再增設綜合醫院,二環路內嚴控新建綜合醫院,二環路外統籌規劃新建綜合醫院。規劃期內新增設置16所,鼓勵設置區域為城區二環以外的廬陽區大楊鎮,瑤海區大興鎮,長豐縣北城、蜀山區小廟鎮和南崗鎮、空港經濟區、新站區三十頭鎮和磨店鄉、濱湖新區等區域。從嚴控制審批一級綜合醫院。
以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為依託,在城市不同方位新建4所中西醫結合醫院,鼓勵與引導社會資本新建一批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民營中醫(中西醫結合)醫療機構。
專科醫院是大型綜合醫院科室設置不足的重要補充,是鼓勵社會資本注入的主要方向。新增專科醫院以二級及以上為主,從嚴控制審批一級專科醫院。鼓勵新增公立醫院以兒童、婦產、腫瘤、精神、傳染、口腔等專科醫院為主;鼓勵社會資本舉辦較高水平的個性化的專科醫療機構。
依託公立醫院在城市不同方位新建4所示範型醫養結合老年護理院,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老年護理院。根據社會需求,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支持舉辦中醫特色的護理院。
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上述醫療機構,實現全市區域內資源共享,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推進分級診療。
各縣(市)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將具體制定。 規劃區域內符合設置條件的可按照實際情況設置。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和中醫診所,鼓勵連鎖化經營。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和中醫診所不作布局限制。
120平均響應不超10分鐘
完善全市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依託大型醫院醫療資源,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則,在城區的不同區域規劃設置醫療急救分站50個,每5萬人配1輛救護車,滿足醫療急救服務半徑3~5公裡,平均響應時間≤10分鐘。建立全市統一的120院前急救指導調度系統,合肥市急救中心統一調度指揮,四縣一市分別設置120急救調度(分)中心。四縣一市急救分站的設置覆蓋到所有中心衛生院和部分偏遠鄉鎮衛生院,減小農村地區醫療急救服務半徑和響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