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公布了2016年網購化妝品稽查結果

2021-02-13 廣東省日化商會

在臺灣食藥署近日公布的34批次不合格化妝品名單中,標籤問題成為上榜的唯一原因,主要體現為標示不全、標示成分有誤、無中文標籤和標識不符合規定等,涉及貝德瑪、OPI、DR.WU等一眾名品;此外,甲油成為問題最嚴重的品類。

4月14日,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公布了2016年網購化妝品稽查結果,不少知名產品因標籤問題違規,包括雅詩蘭黛、Kiehl’s等品牌潔面乳,以及OPI、Dior等品牌指甲油;此外,貝德瑪防曬乳被驗出成分跟標示不符,DR.WU VC微導美白精華乳未驗出標示美白成分。

據悉,臺灣食藥署在2016年啟動了網購化妝品安全監控計劃,抽驗PChome、momo等9大網絡平臺銷售的洗面乳、乳液、防曬劑及指甲油共160件。檢測結果顯示,產品品質皆未違反規定,標示檢查共128件符合規定,32件不符合規定,主要違規樣態為標示不全、標示成分有誤、無中文標籤;食藥署另從樣本中抽驗64件進行品質檢測,且根據不同品類檢測不同類別(洗面乳檢測微生物、乳液與防曬劑檢測產品添加成分、指甲油檢測是否含禁用溶媒),結果顯示,2件標示不符合規定,違規樣態分別為防曬產品驗出標示外成分、美白產品未驗出美白成分。

從品類來看,34批次不合格化妝品中,近五成集中在指甲油品類(16批次)。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妝品副組長朱玉如表示,品質檢測中,法國貝德瑪皙妍高效防曬身體乳被檢出含有2個包裝標識外成分,雖有違規,但對人體無害;DR.WUVC微導美白精華乳作為美白產品,內含多項美白成分,但其中一項有標示的美白成分EthylAscorbicAcid卻沒有驗出。根據業者的說法,產品並不是沒有添加該成分,只是開封後該成分會降解。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DR.WU公關江宛蓉對此回應稱,VC微導美白精華乳被檢出有問題的品項是2015年9月前生產的舊版,經抽檢有問題後,2016年5月已全面改版,若消費者有疑慮,買到2015年9月前生產的舊版,可到門店辦理退費、換貨。

食藥署官網表示,相關違規產品皆已責成地方衛生主管機關,依違反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規定處辦,並命業者回收改正。

相關焦點

  • 臺灣社交媒體Line瘋傳食用油殘留「加工助劑」傷身?臺食藥署推翻謠言!
    食用油常常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臺灣地區也出現了.近日臺灣地區熱門社交軟體Line(類似微信)流傳一篇文章,稱市面上食用油品使用熱溶劑己烷萃取,殘留在食用油品中,將危害人體健康,這引發了民眾恐慌。流傳在臺灣地區網絡上——「多數人吃的油是化學油」的這篇文章,認為廠商為了節省成本,使用化學物品萃取食用油脂,而非透過「古早傳統物理壓榨方式」,使得葵花籽等植物提煉出來的油,殘有化學物質,破壞天然成分,若被被吃下肚,恐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 新毒品「炸彈」似安非他命 臺「食藥署」將納管
  • 深入解讀:「臺灣」食品安全管理現狀(3)
    (3)涉及到食品標示的法律法規到2015年為止,臺灣涉及到食品營養標示的現行有效法律法規主要有《商品標示法》、《得免營養標示之包裝食品規定》和《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等橫向法規,以及《全谷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市售包裝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及特定疾病配方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散裝食品標示相關規定》、《應標示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品項
  • 臺灣「地溝油」風暴波及香港 美心西餅中招
    日前,臺灣曝「地溝油」食安風暴,據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 有多達235家業者曾經訂購「黑心豬油」,涉及多家知名廠商,包括基隆知名的李鵠餅店
  • 臺灣食藥署發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進口食品名單(2月11日)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2月11日,臺灣食藥署發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其中不合格進口食品有草莓和花生餅等
  • 菲律賓食物藥物署警告民眾防冒牌撲熱息痛藥
    圖為菲食藥署公佈的真假退燒藥Biogesic的區別。商報訊:菲律賓食物藥物署最近發表公告,通知民眾要小心假冒的撲熱息痛藥品。  該署說,假冒的撲熱息痛Biogesic 500毫克藥片目前在市場上售賣。  食藥署說,已經確定一些銷售的產品是假冒的。這也得到了市場授權持有人聯合製藥廠的證實。  該機構表示,可以識別假冒產品,因為其包裝與食藥署註冊在案的包裝設計不同。列印顏色較暗,金屬箔圖案也不同。  假撲熱息痛藥片的顏色也比真貨的顏色更暗。
  • 中秋節食品安全警鐘:全統、味全、憶霖……身陷「地溝油」門
    中新社臺北9月7日電 (記者 林永傳 黃少華)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7日下午4點半公布餿水油(大陸稱地溝油)事件處理最新進度:被強冠問題油波及的下遊廠商已由下午2點公布的933家增加為971家,製成問題產品也由6日公布的110項增至136項。
  • 雅培6款產品疑變質在臺灣下架 曾因食安管理缺陷被點名
    9月10日訊(記者 海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雅培6款產品在臺灣被要求下架,原因疑是產品變質。
  • 胃散、茶葉等接連出問題,臺灣難道只有茶葉蛋值得陸客買?
    上個月,臺灣爆發黑心劣藥風波時,桃園市衛生局曾打包票保證沒問題,不料1個多月後,「食藥署」昨晚接獲桃園市衛生局通知,「張國周強胃散」的原料碳酸氫鈉,未取得原料藥許可證、也沒向申請自用原料輸入許可,衛生局要求效期在2019年3月前的產品全數下架。張國周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曾發聲明該公司產品「張國周強胃散」使用日本原裝進口之醫藥用等級碳酸鎂原料,請消費者安心使用。
  • 臺灣971家食品廠用地溝油香港澳門已發現涉案食品,大陸暫未有進口
  • 臺灣市售美國雅培6款產品疑變質全面預防下架
    生產營養補充品的美國雅培(臺灣譯為亞培)在臺售賣產品疑有變質問題,「食藥署」9日稱已預防性下架6款產品超過264萬罐。雅培臺灣分公司日前發布聲明,指雅培原味安素、腎補納、普寧勝、管灌安素、健力體以及愛美力HN等6件鐵罐產品出現變質問題,若民眾手中有凝結的罐裝產品,開放退換貨。另外,有家長反映雅培的小童奶粉也有疑似結塊的現象。
  • 臺灣「農藥茶」風波延燒 知名品牌也中招
  • 臺灣雞蛋驗出世紀之毒 恐全臺淪陷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下午公布,監測市售雞蛋檢驗發現一件雞蛋驗出世紀之毒「戴奧辛」(又名「二惡英」),含量達到5.2pg/g脂肪,超出臺灣標準的2.5pg/g脂肪,初步掌握到問題雞蛋來自於駿億、鴻彰、財源
  • 【臺灣如何管保健品】健康食品誇大療效可罰50萬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二十七日報導: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預告草案,明列13項適用範圍,包括護肝、調節血脂、免疫調節、胃腸功能改善等,若宣稱公告範圍外的保健或醫療功效,將吃上罰單,罰金新臺幣  臺灣健康食品市場每年逾百億元新臺幣,許多市售健康食品把功效講得天花亂墜,使民眾購買到誇大不實產品。  預告草案明訂13項保健功效,包括護肝、抗疲勞、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免疫調節、骨質保健、牙齒保健、延緩衰老、促進鐵吸收、胃腸功能改善、輔助調節血壓、不易形成體脂肪、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 【藥聞】疫苗又出問題?臺灣再曝51萬劑被退:內有懸浮物
    精彩內容11月27日,據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披露,臺灣公費流感疫苗和自費流感疫苗都被查出內有懸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