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寒冷的冬季,除了厚重的衣服裹滿全身種種不便之外,不知你是否也像柒哥一樣被靜電所困擾,下車關門,啪!回家開門,啪!和別人握手,啪!脫毛衣,啪啪啪!靜電,你啪了嗎?
人身上的衣服和別人的衣服或座椅摩擦會產生靜電,也就是在你的全身上下充滿了靜電荷。由於鞋底是橡膠的,絕緣性良好,因此電荷無法通過鞋導給大地。那麼當你觸摸水管、機箱等零電位的導體時會形成電位差,你身上的電荷就會通過這些導體導向大地或空氣。空氣潮溼的時候,由於微小液滴大量存在,空氣導電率高,電荷不容易在身上積蓄。但進入冬季後,空氣乾燥,空氣導電率低,靜電荷在身上大量積累。
由於靜電荷的電壓很大,在皮膚接近導體而未接觸導體時就會把空氣擊穿,通過電離的空氣傳導放電。此時你身上所有的電荷都將通過皮膚上離導體最近的那一點瞬間釋放,因此皮膚上的這一點在放電瞬間會通過相當大的瞬時電流,從而產生刺痛感。
車上的環境比較複雜,但靜電產生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車上的織物面料門板或座椅,還有很多車主在冬季選用的毛絨坐墊,比起真皮座椅更容易引起靜電。
1.使用防靜電專用車蠟
打車蠟是預防靜電的有效方法之一。打蠟時可選擇防靜電專用車蠟,可有效清除人體與汽車接觸所產生的靜電。
2.開車前消除人體靜電
開門前可用雙手拍拍車身,放完電後再開車門,如此可擴大接觸面積,減弱放電時帶來的不適感。
3.儀表臺上放置溼毛巾
平時在儀表臺上放一塊溼毛巾或加溼器,也可以定期用噴霧器在車內灑點水可增加車內溼度,降低車內靜電產生機率。
4.減少開啟內循環空調
內循環空調會加速車內水分流失,建議半開窗,減少由於乾燥產生的靜電。
5.適當使用防靜電產品
防靜電帶,也叫搭鏈式放電器。將其固定在車底金屬上,放電器末端接觸地面,達到放電效果。還有一种放電器,叫空氣放電器,即在車頂安裝天線,有些甚至可與車載天線共用,由於外形美觀,較受歡迎。
日常防靜電原理部分是與車上防靜電相通的,不過車內狹小的空間手段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採取
的措施要更加靈活也更加有效。
1.穿搭材質統一
不同材質混搭最容易起靜電,所以如果你選擇全部穿純棉,那就會減少很大一部分靜電。最糟糕的是純棉、化纖、皮草混在一起,分分鐘炸毛。
2.潤體乳、護手霜
如果塗到皮膚上,會有減少摩擦力的效果,如果是塗到衣服上,則是增加了服裝的導電性。據周邊小夥伴測試,除了破費了點,防靜電效果還是可以的。
3.用金紡洗衣服
洗衣服用金紡(衣物護理劑),金紡成為活化劑,相當於給衣服附上一層導電的膜,中和了電位差。隨著衣服穿的越久,膜漸漸變薄,也就失去了導電功能。所以衣服穿一個星期,也就差不多時效了。
4.使用加溼器
無論是家裡還是在車上,乾燥都是靜電產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家裡或者是車上使用加溼器,增加空氣的溼度,提高空氣的導電性,降低靜電荷在身上的附著,可以有效減少靜電的產生,同時還可以增加皮膚的溼度不至於乾燥,一舉多得。
圖片來源:網絡 侵權刪
關注我,讓你了解更多養車用車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