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約奧運會尚未開幕,就已經成為段子手們歡樂調侃的狂歡節。「這屆奧運」到底行不行?靠不靠譜?認真地說,要評最靠譜的事,不得不說說那無處不在的「中國製造」「中國品牌」。
▲2015年11月,用於奧運線的90輛地鐵列車全部運抵裡約
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奧運期間,這條連接奧林匹克公園、奧運村和市中心的地鐵計劃每天運送30萬人。
北京華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生產。
250萬個定製吉祥物玩偶已從中國飛向裡約。
▲可容納82000名觀眾的開幕式場地——馬拉卡納體育場的空調設備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裡約奧運會運動場館和運動員村的空調設備都是由格力製造。格力1998年進入巴西市場,2001年設廠,目前排名巴西市場佔有率前三。
深圳海能達(Hytera)公司生產。
它們為本屆比賽提供約了1200套數字對講機手臺,以及若干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增強型虛擬集群系統。
同方威視和浙江大華生產。
本屆比賽期間,200多臺從中國進口的安檢設備將為奧運會順利舉辦保駕護航。
三六一度國際有限公司。
361°還為裡約奧運會以及帕運會正式比賽和所有測試賽的技術官員、醫療人員、賽會服務人員、其他工作人員提供整套專業運動裝備。
▲裡約奧運會所使用的各國國旗、頭巾、帽子、假髮、圍巾、螢光棒等衍生產品和拉拉隊用品
武義金譽家紡實業公司生產。
無論領獎臺上升起哪個國家的國旗,都是中國製造。
▲建築奧運會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裡約奧運村的工程機械
「三一重工」、「徐工」和「中聯重科」等中國企業生產。
目前,中國品牌起重機佔巴西市場份額80%以上。其中,三一起重機本地市場佔有率達37%,連續3年穩居第一。
金陵體育生產。
排球場上的「中國製造」已不再僅僅是女排姑娘們。
河北泊頭張孔槓鈴公司生產。
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至今,中國舉重隊共獲29枚金牌,這一屆看來又沒跑了。
剛剛說的這兩個「中國製造」,均打破了國外體育器材品牌對排球和舉重比賽的壟斷。
從女排精神到大國工匠,
讓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看中國健兒再創佳績!
看中國製造揚威奧運!
來源:經濟日報(ID:jjrbwx)
監製:劉洪
編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