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僧。
昨天跟志哥繼續追劇《扶搖》,這部連續劇演到五十多集,也漸入佳境,情節中的恩愛情仇也越來越衝擊淚腺,但是其中大煞風景的對白,也不免為導演編劇的智商感到惋惜。
其中有一個場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齊震因龍鱗甲殺宗越未遂,懊悔而自斃,在齊震倒地那一刻,一邊的雲痕竟然聲淚俱下的喊了一聲:義父……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情景作何感想,但是我卻發現正在追劇的志哥看到此景,不禁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劇中此情此景,是雲痕感懷「養育之恩」而煽情的時刻嗎?面對齊震的這樣一個無惡不赦的罪人,在他「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時刻,難道雲痕想到的僅是十八年的「養育之恩」?難道你雲痕不明白剛才若不是龍鱗甲的保護,此刻與你陰陽兩隔的就是你的親哥哥宗越?難道你忘了當你抱住齊震左腿想阻止齊震殺害你兄長時,你這個養父還教導殺你兄弟二人也要「長幼有序」?難道你不記得就是這個養父十八年前無情殺你父母、滅你全家?難道……
這麼多的難道,難道你面對不共戴天的仇人,感懷他的「養育」才是作為太淵之王的「仁慈」?你可知道,你這個「孝順」的養兒在齊震眼中只是一個連狗都不如的下人?他為了自己的私慾竟然連親生女兒都可以利用,連親生女兒的想法都不屑一顧,難道會憐憫你這個用來當狗腿子使喚的「養子」?你此刻聲淚俱下的叫一聲「義父」,讓太淵因齊震而災難深重的國民百姓情何以堪?若說以德報怨,你又以何報德?
有人不免疑問,面對後悔而自斃的齊震,我們是不是冤枉了他?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齊震的「悔」是悔在哪裡呢?我們先不妨看看齊震自斃前說的話:「執著了那麼多年,到頭來,竟然是兩手空空……罷了!」面對齊震的臨終由衷之言,你看到了他「善」在哪裡?他是明白了「執著是苦難的根源」,還是對「兩手空空」的結局而絕望懊悔呢?你們還記得齊震裝病騙宗越上當的那番「語重心長」的告白嗎:「活到今天我才明白,功名啊,權力啊,都沒有那麼重要了。我只是想好好的活著,守著我的韻兒過日子,比什麼都珍貴。可惜啊,這一切,都知道得太晚了……」你可知你哥哥就是被他的「假仁假義」所騙,難道還不足以拆穿齊震心中的「仁慈」?
所以看懂一個人,不僅要看他怎麼說的,更要看他怎麼做的!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而古聖先賢「不因其人廢其言,不因其言廢其人」的諄諄教導,就是讓我們把看問題的格局放大,把一個人放在更大的空間和時間裡去看,這樣你會看得更加透徹!一個人固然可以通過語言和行為的改變來掩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其頑固的思維模式和堅固的生命慣性已然將其赤裸展現在明覺的智者心中!
若是雲痕有這樣的明覺,他就應該明白,齊震的自斃不是「幡然醒悟」而謝罪於天下,而是懊悔絕望後的畏罪自殺!而這樣的一個人,又怎能擔得起你聲淚俱下的一聲「義父」!而這這樣一個頑固不化的愚痴者,一向為惡從不思善的慣性,在臨死前又怎麼會明白「執取是苦」的佛法真意!
這讓我們不禁想起日本投降後的日軍畏罪剖腹自殺,難道我們面對對罪大惡極、殺人不眨眼的日軍畏罪自殺,心中還會升起絲毫的同情和憐憫?若是如此,我們又如何面對災難深重的國家和民族?還有那些為了抗日而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想起他們我們又情何以堪?所以:
愛國,不只是那虛無縹緲的情懷!
愛國,是眼光如距下的身體力行!
愛國是具體的,若是一個人沒有格局、沒有情懷、沒有擔當,那樣的愛國只能是喊口號般的「錦上添花」,而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是真正有情懷、有格局、有擔當,在關鍵時刻能夠「雪中送炭」的明人志士!
所以,當志哥看到雲痕不合時宜的煽情,向來不敢惡言的他,估計心頭也是無數「草泥馬」萬馬奔騰!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是唐僧,關注我們,和我們一起,讓人生成為走向覺悟的修行。
我是唐僧,歡迎關注「大連影行文化」,以修行人的視角解讀人間百態,讓人生成為走向覺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