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下並無新事。電影除了講了什麼故事,更重要的是怎麼講這個故事。
《歡樂好聲音》的中規中矩不乏亮點就已經值得國產動畫創作人員好好學習了,電影對於我來說還有點驚喜,表現在以下幾點:
1. 歡樂好聲音其實是群戲動畫,《瘋狂動物城》是CP設定+群戲。前者其實沒有明顯主角,只是用Mr. Moon考拉的一次妙想(或者說誤會)啟動了故事,然後匯聚各方推動矛盾的發展,最終又很好地形成了閉環,人月兩團圓及夢想的再實現。
2. 各有各故事,各有各夢想。你可以看到整部電影從開始就呈現了Loser的氣息,搶匪家庭的黑人猩猩、沒日沒夜的家庭豬主婦、膽怯掉鏈子的大象小妞、好賭虛榮刻薄的小白鼠先生、深受情傷的搖滾刺蝟妞.每一個人都因為有夢想聚合在一起,在這個過程被傷害被打擊,懷疑自己,猛地有鼓起了勇氣。
3. 有驚喜的地方在於,我原以為《歡樂好聲音》會在「海選-正式比賽-決賽」這樣綜藝模式來敘事,事實證明要是電影真的這樣來演,可能我就要打低分了。而導演跳出了這樣的模式,選擇了「隨水推舟」的失敗去反轉了我的期待,舊的夢想在努力下毀壞,但新的夢想才剛剛開始。「天無絕人之路」這樣的happy ending 還是給人不少的溫暖。
4. 精緻的舞臺設計和選曲。作為一部主打「音樂選秀」的動物電影,讓動物角色以符合自身屬性和個性的方式進行舞臺表演,這一點值得向創作人員表達讚揚與肯定,如此有眼光地選曲,配音大咖的選擇也很獨到,讓他們借動物的嘴巴大展歌喉。(我斯嘉麗女神萬歲,唱歌槓槓滴。)
綜上所述,這是一部值得給四星的電影,也是充滿遺憾的動畫電影,這就在於它可以做得更好,《瘋狂動物城》珠玉在前,拿來作對比,我們才發現,我們對於動畫電影品質的要求也水漲船高,這是觀眾的進步,也是對創作的鞭策。
可以更好,就是我們對電影的吶喊。
最後說幾句,對於中外動畫片的個人看法。
放眼望去,我們的電影院一到假期上映的國產動畫片,就有一種很辛酸很揪心的感覺。
就我個人而言,我過去是不會選擇在電影院看動畫片,無論中外,就是這麼霸道,因為過去不懂事,一說到卡通動畫,下意識就是「給孩子看的幼稚東西」,在家看碟也就可以了。
直到碰到好萊塢拍攝的動畫片,越來越精良甚至品質好到變態的地步的動畫作品出現在我們的銀幕上的時候,我便義無反顧地掏出錢買票,並且看得熱淚盈眶。
很多時候我在思考,動畫電影究竟承擔了什麼?是搞笑?童趣?純真?夢想?.
後來才發現,我這麼想是多麼可笑。電影本身就是故事,其他是講述故事之後發生的解讀與理解。所以,我們國產的動畫片正是連故事都沒想講好,就急著給你灌輸價值觀,人造的友誼、勇氣、正能量與所謂的愛。
最後連這些都不想了,直接抄襲國外吧,然後就弄出了個《汽車人總動人》,真是爭光,好棒棒!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而我們卻都放棄了去討教生活的權利。別人可以為了一部動畫耗費5-8年的時間,為了一個毛髮開發一套軟體,怎麼難怎麼來。這種創作精神,簡直獻出膝蓋。
歸根到底,因為外國的動畫片真正地做到了把動畫片當做「屬於全世界的每一個人的童話」。而我們的動畫片還是當做天真爛漫孩子才需要看的製作思路。
退一萬步來說,這也不是創作者所能左右,因為我們的動畫電影工業從各方面都比別人落後。
只希望這不會成為我們不進步的藉口,
《大魚海棠》已經是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