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ICSC RECON Asia 2015參觀團考察臺北101購物中心,還沒等我們提問,接待方就主動道出了這組數據:1)GFA58,000平米,2)GLA36,000平米,3)MAT(動態年度銷售額)4.7億美元(位列臺灣購物中心第一)以及4)1400萬的人流量,5)198家商鋪分布在商場從地下一層到地上4層的空間裡。聽到這些我第一感覺就是好一個澳洲套路啊,也沒有用通常臺灣人用的面積單位坪。這也使我立刻聯想到了澳大利亞的Lend Lease公司作為臺北101的早期商業顧問所打下的堅實基礎和零售基因。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基礎,後來隨著高樓效應後的經濟的恢復和市場的成熟,開業許多年後最終成就了在臺北101的四層商場的一線奢侈品大牌的聚集地-城市廣場(City Square)而且這些品牌的銷售表現也不錯。但商場的主要賣點還是以珠寶、鑽石和名表為主,佔整個銷售的65%。也要感謝每年30%的大陸遊客。2014年一位遊客在Cartier的一筆交易就是3.5億美元;與臺北101觀光平臺入口處相接的食品賣場,一個僅有15平米的「糖村」櫃檯的一年銷售額高達300萬美元。
當初業主以9億美元的天價購得的這塊3萬平米見方的土地預期自然天高,但幸運的是業主選擇了真正專業的Lend Lease公司(和我們國內一般的找大行相比還是棋高一著,臺灣的行業人士還是比我們更早地了解了Lend Lease 在藍水購物中心和阿聯Mall等國際標杆項目的深厚功力和澳洲購物中心市場的強大基礎),經過嚴謹的市場調查和論證使業主回歸現實和理性,首先打好建設高樓大廈的基礎,然後與時俱進的隨著市場的發展不斷調整也最終實現了投資人當初的預期。現在黑石集團也在積極地爭取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