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用佩戴香囊以避穢防疫的傳統,2021年2月1日,我校接收到愛心人士刁紅濤醫生的防疫香囊捐贈,逯校長代表學校對刁醫生的捐贈表示感謝,感謝刁醫生對學校防疫工作的大力支持,這也是繼2020年之後對我校的第二次捐贈。
刁紅濤,男,回族,河南禹州人,1956年11月6日出生,系刁氏中醫第四代傳人,現在甘肅省臨夏地區行醫,專研發掘回回醫學,致力於回回醫學繼承和發展。
現擔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回醫藥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回醫學分會理事,甘肅省臨夏州中醫藥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國民族醫藥專家。2017年表彰為全國少數民族醫務工作「先進工作者」;「一種治療燒傷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2001年獲國家醫學發明專利。出版專著有:2011年編撰的《回族醫藥啟說》由香港天馬出版社出版發行,2014年編撰的《回醫學——理論探究與臨症心驗》由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第三部《回醫學三維診病》正在版效中,2004年編撰的《紅濤燒傷膏、藥膏特點及其應用》被《中華名人文論大全》收錄,並獲優秀論文二等獎;2013年編撰的《回回藥方中的蘆薈》被《中國民族醫學研究協會寧夏回醫學分會成立大會論文集》收錄;2014年編撰的《從香藥三寶看回醫學用藥特點》被《中國民族醫學協會青海回醫學分會年會論文集》;2015年編撰的《回藥雞清散治療洩瀉》被《中國民族醫學研究協會寧夏回醫藥分會年會論文集》收錄。
刁紅濤熱心慈善和公益事業,2008年5月12日汝川大地震,次日夫婦2人立即前往重災區綿竹支援救災,並捐獻自製祖傳純中藥接骨膠囊6000粒,祖傳治療骨外傷中藥處方兩首(被綿竹市南轉盤抗災救災捐獻藥品接收站接收)。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疫中向禹州市軒轅路煤炭局,禹州市朱閣育英實驗學校,禹州市山貨鄉政府,禹州市山貨鄉衛生院,禹州市新華路等卡點,捐贈自配秘方防疫香包一批共計約1000餘個,為支援家鄉抗疫做出微薄之力,現針對春季傳染病高發時節,特自願組方製成香包,用於家鄉醫務人員及抗疫一線人員佩戴防護。
2021年,疫情還未結束,而刁紅濤醫生的捐贈之舉也在繼續著。
中醫有用佩戴香囊以避穢防疫的傳統,中藥香囊內中藥濃鬱香味的散發,在人體周圍形成高濃度的小環境,中藥成分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芳香氣味能夠興奮神經系統,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斷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促進抗體的生成,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生長的作用,還可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附本方組成:香附1份,白芷2份,南星1份,佩蘭0.5份,雄黃3分之一份(不見鐵器用瓷製研缽研成細粉另兌入),艾葉2分之1份,川芎2分之1份,羌活2分之1份,蒼朮1份,樟腦4分之1份,丁香3分之1份,木香2分之1份,沉香2分之1份,蘇合香3分之1份,制粉。
注:雄黃不可用於上藥共制細粉應單獨制粉,再兌入藥粉中。本方系外用發散走竄之藥組方(對艾葉過敏者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