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KTV或者浴池消費,遇到非常便宜甚至免費贈送的紅酒,您可要注意了。這酒很可能是在黑作坊中,使用香精、乳酸和食品添加劑等勾兌的。
近日,在「打盜騙保民安」冬季攻勢中,吉林市公安局龍潭分局打掉了一個製售假紅酒的團夥。民警分析,這個團夥可能已經在吉林市銷售了10萬餘瓶假紅酒。
KTV紅酒進價1塊多超低價格引警方懷疑
半夜悄悄送貨警方跟蹤找到黑窩點
控制嫌疑人查獲紅酒150餘箱
滿屋的假紅酒 新文化記者 王強 攝
警方已將樣品送檢目前3人被刑拘
假紅酒是如何生產的?
段明月介紹,送貨人張某今年46歲,同時是負責加工製作的人員。
張某向警方供述,他製作紅酒的技術是從其一個親戚劉某那學來的,車庫也是劉某以前製作紅酒所使用的。隨後,民警將劉某控制起來。
舊瓶回收不消毒
酒瓶一部分來自銷售出去的紅酒將瓶子回收,另一部分是從廢品收購站購買的。無論什麼樣的瓶子,張某都不會進行消毒,只是用自來水衝刷下,看起來乾淨了就直接灌裝紅酒。
多種添加劑勾兌
使用乳酸、葡萄味香精、焦糖色、食品添加劑等七八種配料進行混合,然後使用水勾兌後裝瓶。
貼上標籤就銷售
每瓶「紅酒」成本只有4毛錢左右,灌裝後貼上從複印社製作的商標,封裝,再以1.5元左右的價格往KTV、浴池進行銷售。而大部分KTV以贈送的方式給客人飲用,但也有商家以每瓶幾十元的價格對外銷售。
送貨區域:吉林市各區及周邊縣市
張某、劉某供述,他們平時向吉林市各區及周邊縣市送貨,包括昌邑區60餘家、龍潭區30餘家、豐滿區10餘家,還有舒蘭、永吉和長春市九臺區等周邊縣市,共計100餘家。
銷售數量:可能已銷售10萬餘瓶
從張某車庫查獲的帳本顯示,他銷售紅酒的總額已經達到10萬餘元。按照每瓶1.5元的價格計算,僅張某就涉嫌銷售6萬餘瓶。劉某的具體情況還需要進一步核實,但是兩人加一起可能超過10萬瓶。
今天,我們要為這位「臨時工」說句話!
為何上次爆表沒紅色預警,這次AQI 200多就預警了?北京回應
還是工作40小時,一周休息2.5天,你樂意嗎?
(摘自新文化報)
主 編丨凌陳 編 輯丨翟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