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世界歷史,每一次全球化浪潮,都成就了一個超級大國。
大航海時代,英國崛起,成為稱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國。
二戰之後,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成立與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全球霸主。
那麼這次成就的大國會是誰呢?
由於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美國已失去先機,而英國脫歐則讓歐洲難以鐵板一塊。
而中國,已憑藉一系列的籌謀與布局搶佔高點,進入了大國崛起必經的「資本輸出、產能輸出」階段,因此必將在此輪全球化風潮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生機。
首先在資本方面。
如果法國大選最終勝任者是馬克龍,這位誕生於1977年,曾供職於羅斯查爾德銀行,為該行賺取了90億歐元的交易佣金,並且曾任職法國經濟部長的金融奇才,實際上被認為是法國前總統、開創「法國貨幣反美路線第一人」密特朗的傳人。
那麼馬克龍如果當選,很有可能進一步推進歐元的統一,甚至在強勢美元的背景下,提高歐元的競爭力,再次扛起對抗美的大旗。
歐元在美元的權重中,佔有50%以上的份額,那麼歐元如果走強,美元必然會進一步走弱。
這對人民幣無疑是重大利好,能夠讓中國資本在對外投資和建設的過程中取得更大的優勢。
事實上,在政策支持下,中國資本輸出的速度明顯越來越快。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投資額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
而國內企業海外併購的規模也是迅速增長、金額也在不斷擴大,如螞蟻金服12億美元收購美國速匯金、中國化工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
我們可以期待,下一個「蘋果」、下一個「微軟」,下一個世界頂級跨國公司,一定會在中國出現。